老太爺身穿道袍頭戴方巾笑容慈和。
薑靜兒隨著雲簫磕頭行禮。
梁氏冷眼瞧了瞧薑氏,倒也沒挑出什麼錯處來。
老太爺見簫哥媳婦罕言寡語,禮數周全,心中十分滿意,給了新進門的孫媳一個大大的紅封。
老夫人看到薑氏給的見麵禮除了鞋腳竟還有一包十分珍貴的金絲血燕燕窩,一株五百年的老參,這兩樣可不是有銀子就能買得到的。
這薑氏年歲不大,穿著也很樸實無華,倒是舍得孝敬。
梁老夫人笑道:“你的孝心我與你祖父領了。”說著,看了一眼薑氏身旁打扮的錦繡耀目的高氏。
高氏頓時被老夫人這一眼看得如坐針氈,隻有種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的感覺。
新人奉茶俱拜見過幾位老爺夫人,隨後是幾位姑娘依次過來見禮。
大姑娘雲箢,鬢上簪著一朵碗口大的嫣紅絨花,身形纖嫋婀娜。四妹妹嬌憨。五妹妹靈動。
薑氏分別給了一根金簪一方錦帕。
在上房認了親,知道阮夫人正在坐褥不便出門,薑靜兒帶著針線鞋襪前來拜見。
正在哄兒子的阮夫人聽著一怔,沒等她先送去見麵禮,新婦倒是先來探望她了,阮夫人出了一回神,忙道:“快請進來!”
薑氏進來先與阮夫人見過禮便過去看笙哥,笙哥此時難得醒著,眼睛睜著一條縫,嘴裏吐著泡泡,伸著兩隻小胳膊玩得正歡。
小小軟軟的一團,看得薑靜兒的心軟的一塌糊塗。
薑靜兒看著看著發現他沒一會就睡著了。
阮夫人親了親兒子的小臉,這才讓奶母抱下去。
薑靜兒笑著誇讚笙哥麵帶福相,阮夫人聽了打心眼裏高興。
見這個侄兒媳婦更添了幾分喜歡,見她客氣有禮,暗道:“當真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阮夫人給了一隻精致的飛鳳簪,一隻綠油油的碧玉鐲。大房給的隻是普通的一根金簪,三房的見麵禮不可謂不貴重。
薑氏道謝惶恐不安的收了,回去拿給婆母看,顧夫人見了沒說什麼,讓她安心收下。
等笙哥彌月時回了一份大禮,阮夫人見了笑道:“二嫂就是這樣,不肯欠人情,務必要還回來。”
高嬤嬤當時聽了笑道:“二夫人是守禮的人。”說著往東正院努了努嘴:“總比有去無回的好!”
阮夫人感歎著點頭。此是後話,暫且不提。
隻說薑氏與眾人見過禮又去了趟婆母的院子,回房時已是晌午時分。雲簫見她麵容疲憊,忙讓丫鬟服侍她休息。
薑氏也確實累的狠了,沒有與丈夫過多客氣,倒頭便睡。
這一覺足足睡了一個時辰,再醒來時隻覺得渾身鬆懈下來。
薑靜兒起身梳洗一番,收拾了箱籠裏的衣物,看著快到擺飯的時辰,忙帶著白芷去正房服侍用膳。
正房裏,薑氏正與婆母說話,有丫鬟進來笑著稟道:“太太,這是三爺新做的衣裳。”
是做給雲簫明日陪媳婦回門時穿的衣裳。
顧夫人並未接而是看了眼薑氏,笑道:“日後你們三爺的衣裳不用再送到我這裏來過目,直接送去你們三奶奶那裏就是了。”
雲箏和雲筠聽了不禁掩袖輕笑。
薑靜兒臉色微紅,她並未拒絕,忍著羞意起身大方接了過去。
侍奉夫君,教養子女原是她的本分。
顧夫人看著更為滿意。
晚間在正房一家人一同吃晚飯。
二房添人進口又添了多少喜慶,瓚老爺夫婦看著也喜歡,心裏想著若能早些抱上孫兒就更好了。
回去的路上,雲簫看著笑意盈盈的薑氏,輕聲笑道:“今日你辛苦了。”
薑靜兒聽了眼角微濕。
她努力想得到公婆的喜愛,想得到夫家的認可,想將她們的小日子過好,她的努力他都看在眼裏,並且給出了回應。
薑靜兒抬起頭看著目光晶亮的夫君,含淚笑道:“是妾身應該做的,也是妾身心甘情願做的。”
梁雲簫唇邊笑意更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