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吃一驚,這番局勢卻是從來沒有想過。中華泱泱五千年的曆史,就是一部帝王權術、陰謀陽謀交織的曆史,人心險惡,常殺人於無形;鬼蜮伎倆,尤甚於刀槍斧鉞。古往今來,科技水平或有先進之分,政治智慧卻無高下之別,以我在現世中經曆,縱天縱英才,回到古代,與終生浸淫於陰謀詭詐之間,揣摩馭下之術的大臣將相比較,其政治智慧、經驗之高下立見。就是一名宮女出身的貴妃,也比我有時候見識要高。
其實現在的宋、遼、夏三國,和我早些時候與朱武計算宋、遼與女真的局勢是一樣的,隻是這一段時間的事情經曆得太順了,讓我眼高過頂,太過於高估自己的實力,若不是鄭貴妃提醒,差點犯了一個不可饒恕的錯誤。
想到這裏,我不由想起了朱武,這家夥到那裏去了。
“嗬嗬,鄭妃不愧是高太皇太後的女押班,見識不凡,說得不錯,與朕的觀點不謀而合。小林子,傳童貫,到南書房。”說完,我又向王皇後道:“皇後,你與兩位愛妃先聊著,朕找童總管了解一些事。”
而此時的朱武,正在種師道府中閑聊。
“我說種尚書啊,最近是忙得昏頭轉向了吧,怎麼我每次造訪都見不到你呢,是不是官當大了,你眼中隻有皇上,把我們的一眾老友全都要拉下。”朱武一邊打趣的向種師道說著,並一邊做出搖頭晃腦的樣子。
種師道看著這個為大宋山河的重振辛苦操勞的鬼穀門人,心中一陣感慨,知道他是在開玩笑,不過朱武曆來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今番前來,定是有什麼事。
“朱先生說笑了,種某和犬子能有今天,還多虧先生照應,那敢拉下先生呢,不知朱先生今天前來有什麼吩咐?”
“吩咐倒是不敢,不過朱某明天就要到北國去了,臨行之前來向種尚書說一聲而已。”
“去北國?”種師道一陣驚詫。
關於讓朱武去北國謀劃契丹、女真兩族之事,我曾告訴朱武不能讓其它人知道,所以種師道也不知道我和朱武兩人曾商議過這些事情,對朱武到北國去感到驚異。
“是啊,鬼穀門中在北國有些事情要我前去處理,隻好去一趟,京中之事,我就無法和大家一起共赴風雨了,還請種尚書和其它好友見諒,並請種尚書代我向皇上說一聲。”
種師道心中感到一陣遺憾,以朱武的胸中謀略,要是能留在京師中輔佐皇上,再加上皇上的英明,那絕對是可以成就一番事業的,大宋的中興則是指日可待。
“那朱先生什麼時候回來?”
“這我可說不準了,少則半年,多則兩年,到時你們大家可能已經是大宋的中興之臣了,朱某在此先行恭賀。不過我可要提醒種尚書一句,這次皇上任用呂惠卿為西北經略大臣,其用意是不言而喻的,我隻希望皇上小心行事,以免適得其反,對西夏不可逼得太急,一口吃不下一個大胖子,何況這大胖子旁邊還有一個強盜在虎視眈眈,白讓人拾了漁翁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