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成箱的金銀珠寶,也沒有成箱的古董字畫,隻有幾箱子秦頌喜歡的書籍,還有他的一些手稿和讀書劄記,當然還包括張擇端那張差點被他自己點火燒毀的《清明上河圖》以及秦頌手書的《滿江紅》。
秦家的車隊還未離去,張擇端就帶著家人擠了進來。
秦頌這座舊宅子,折價賣給張擇端了。
“秦翰林,你且去新宅忙碌,等吃酒的時候,張某一定趕到!”
“好呀。宅子裏麵的家具物什基本沒有動,你如果不介意,放上幾掛鞭炮,將被褥搬進來,今天就能住了!”
在秦家人看來擁擠的這座院子,對於張擇端而言,卻是足夠寬敞明亮。
如果不是秦頌開辦的畫社的首席畫師,想從秦頌手中折價買到這座宜居的宅子,那是不可能滴!
等秦家人乘坐馬車離開巷子,張擇端的老妻到每間房屋內都看上幾眼,當她解開米缸的木蓋時,意外的發現竟然是滿的!
水缸裏麵是幹淨的清水,油甕裏麵是芳香的菜油,酒壇子上的紅泥封還沒有被打開過……
“秦家人,真是講究啊!”
搬家簡單,安家就更簡單了。
秦家的新宅邸,房舍數量是原來的十幾倍,占地麵積更是十倍都不止,一下子住進數百人都不會覺得擁擠。
畢竟,這是皇帝親自賜給秦頌的宅基地,加之當初秦頌還一個部一個部上門去泡蘑菇,所以修建出來的府宅,還能小了去?
家主和主母住哪個院子,二主母和大丫鬟住哪個院子,兩個書童住哪裏,各班侍衛們怎麼住,全都被陳鈺分配的清清楚楚,大家隻要按照要求將自己的東西搬進去即可。
所有房間內的家具陳設、床上用品、鍋碗瓢盆,幾個月之前便開始往裏麵添置,種彥明和李恒諭等人一直在為此忙碌。
家主居住的房舍,必然是整座府宅的中心位置,而且房屋的麵積和高度肯定也是要更加寬闊高大一些。
房子在修建的時候,充分尊重了秦頌的意見和要求,將美觀與舒適、使用結合起來,所謂的華貴和品位,反倒是被放在最末尾。
戶部的工匠也知道秦頌身份非同一般,所以隻要秦頌覺得好,他們也懶得拿以往的那些成例反對。
秦頌和陳鈺的臥室兩側都是書房,一間給秦頌用,一間給陳鈺使用。
在主樓前麵是議事廳,中間隔著東西分割的兩塊花圃。議事廳的前麵是會客廳,會客廳的前麵是寬闊的停車場,加了防雨防曬的棚子。
馬車也是車,比後世的那種喝油的車還需要養護照顧。
議事廳和客廳的兩側都是侍衛居住的房間,一個房間內四張單人床,還有衣櫥、書架、兵器架等。
主樓的後麵是一個橢圓型的花園,花園的東側是宿舍、夥房、倉庫等,西側是宿舍、浴室、倉庫等。
隔著花園與主樓對應的是副樓,外型稍矮一點,左右各有三間,中間是穿堂而過的坐廳。
副樓後麵有一座兩層的長排樓,為秦家的藏書樓,現在雖然空空蕩蕩,但以後這裏肯定會裝滿各種書籍。藏書樓的底層中間有一個氣派的借閱室,裏麵擺著許多的桌椅,還有筆墨紙硯,供認抄錄摘記時使用。
藏書樓後麵是一個人工挖掘的魚池,既可以增加景色,又可以防火。
魚池的後麵是假山,假山後麵修築了圍牆,圍牆裏麵是一塊一塊的菜地,緊靠著山坡的最後麵則是雞籠、豬圈、馬廄等。
跟張俊和劉光世在揚州、廬州等地置辦的占地數百畝的豪宅相比,秦家的府宅隻能說是小門小戶,根本談不上奢華。但與綦崇禮、張擇端、張遇這些人家相比,秦家的新宅邸可能是他們終生都無法奢望的豪宅。
玉娘、李香靈、二毛、小炎都住在副樓裏麵,玉娘和李香靈住在靠東麵的一側,玉娘是個套間,也帶了小書房。李香靈單獨一間,挨著玉娘的套間。二毛和小炎兩個人一間,在西側。空出來的兩間作為客房。
整個房屋的布局,從風水的角度來看,屬於眾星拱月,既有北方四合院的元素,又有江南園林的風格。
若是單從外型而言,秦家的宅子隻能算得上的中規中矩,但若是走進主人的臥室和副樓,或者翻開地磚翻看,便會發現獨具匠心的一些設計。
抽水馬桶是秦頌親自繪出草圖然後派人去景德鎮的瓷窯燒製而成,銅製的衛浴供水排水係統更是花費不少,埋在牆壁和地底的供熱管道可以在濕冷的冬季將房屋內烘的幹燥舒適。
能讓一套房子變得舒適的基礎條件便是衛浴和溫度,在寒夜之中披著衣服瑟瑟發抖地出恭,或者坐在大木桶裏麵提水洗澡,想一想都是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