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四章 開發昌國
趙構在後世的名聲不算太好,因為他枉殺了嶽飛,打斷了宋人矢誌抗金的精神脊梁,錯失了收複國土的大好機會。
但是,這不能說明他就是一個昏聵無能的君王。
若真是昏聵君王,怎麼會有南宋一百多年?
大宋的問題有很多,基本上都是從根子上麵開始腐壞,比如軍隊的問題,而這不是趙構的錯,他隻是那個不幸接手了爛攤子的倒黴蛋而已。
從他組建神武衛的舉動來看,秦頌可以肯定趙構心裏麵其實是很想下大力整頓各路軍隊的,隻是趙構的性格裏麵同時存在著狠辣與猶豫不決兩種因子,如果沒有外力推著他,他就容易得過且過。
秦頌給趙構講述大宋上四軍尤其是捧日軍的過往曆史,暗示的意味已經很明顯,趙構自然聽得出來。他對於秦頌的這份忠心,既感動,又為難。
在趙構的心目中,秦頌一家,包括已經為國殉難的秦楨,自然是士大夫階層,不是武夫出身。
大宋從立國以來,從未出現過士大夫扯旗造反的事情,加之他暗中又讓人推算過秦頌的紫微鬥數,所以他從來沒有想過秦頌會背叛他,背叛大宋。
如今,秦頌鼓動他著手改革軍製,這很符合他的心意。隻是,趙構擔心稍有不慎,引起軍隊動蕩,將好不容易穩固下來的局麵葬送。
“輔仁,現在就動部隊,是否有些早啊?”趙構麵帶猶豫,問道。
秦頌能猜到趙構為何猶豫,於是解釋說:“先不大動,就從改番號開始,拿劉光世的部隊開刀,若是阻力太大,或者改變之後不符合預期,還可以退回來。”
趙構提醒秦頌:“輔仁應該清楚,倡議和鼓動改變的人,若是沒能實現預期,下場都不太好。你如此年輕,朕可舍不得放你歸隱田園,這件事情不該是你挑頭啊!”
秦頌一臉堅毅,“陛下放心,若是將此事交給臣來策劃和推行,成功的可能性至少超過九成!就算萬一出了意外,臣願意承受任何後果!”
趙構見秦頌的態度堅決,便不再勸阻,他問秦頌:“你有初步計劃了嗎?”
秦頌點頭,答道:“張俊和劉光世兩個,現在很被動,全大宋的人如今都在盯著他們。年前,臣曾經建議暫時不增發黃金債券,其實就是在給他們收攏資金的時間,隻要這兩人不是被豬油蒙心,很快就會派人來臨安購買黃金債。”
“收攏資金?”趙構露出不解的表情。
秦頌麵色陰沉,對趙構解釋說道:“劉光世和張俊,把吃空餉和貪汙來的錢,要麼購買了田地,要麼借給私人錢莊,再讓私人錢莊把這些錢以高利貸的形式借給了貧苦百姓,所以不像嶽家軍或者韓家軍能夠一下子拿出幾十上百萬貫的現錢。”
“年關之前,便是催債收租的時候,底層百姓過年如過關,為了湊齊田租和欠賬,賣豬賣糧,有的甚至是賣兒賣女。而那些所謂的豪富人家,則又有大量的財富進賬。”
“他們若是執迷不悟,可請大理寺派人前去調查曆年來軍餉的使用情況……”
聽完秦頌的計劃,趙構覺得可行。
劉光世和張俊兩個,功勞確實是有一些,但這些年隨著職位越升越高,便養成了持寵而驕的毛病,也不知道克製自己的貪欲,趙構覺得狠狠的敲打一下這兩個,順便讓他們吐出來一些財富,也不算過分。
聊完與軍隊相關的事情,趙構又問秦頌:“朕現在覺得發債得來的那一千萬貫有些燙手,不知輔仁可有什麼高招,能讓這一千萬貫到了年底的時候能生出新的錢來?”
秦頌點點頭,一臉自信的說道:“陛下放心,發行黃金債券隻是開始,臣對於如何使用這一千萬貫,已經有了一攬子的計劃!”
秦頌從袖袋中掏出折疊起來的幾張紙,放到趙構的麵前。
趙構拿起來仔細閱覽,臉上的表情越來越精彩。
秦頌的計劃並不複雜,利用戶部倉庫內現有的黃金作為保證金,加百分之五十的杠杆,增發總計一千五百萬貫的黃金債,然後將這一千五百貫分成三部分,其中五百萬貫用來維持朝廷年度例行開支;五百萬貫作為建設資金,用來擴大臨安城的範圍,搞基建和商業房產;剩餘的五百萬貫則投入到昌國縣的長期開發和建設。
也就是說,朝廷各部能夠扯皮爭奪的年度預算,總計不會超過五百萬貫,而餘下的一千萬貫全部用來投資建設,然後又分成短期可以見效賺錢的項目和長期可以盈利的項目。
趙構從禦案後麵走到地圖前麵,仔細觀察昌國縣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