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取之有道(1 / 2)

第四百二十七章 取之有道

錢財乃身外之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這是佛家人經常會說的一句話,目的是勸誡眾生放下貪癡念頭,不為外物迷惑心靈。

這話雖然有道理,但也未必全對。

人在離世的時候,雖然無法將錢財帶走,但可以遺留給子孫後代,而按照佛經上麵的一些說法,子孫後代可以用財富來做法事、做善事,為身處陰司地獄的父母親人祈福超度,讓已經去世的親人們升往極樂世界。

所以,問題來了。

貌似,沒錢的苦逼們,活著要為錢辛苦為錢忙碌,就算死了之後,也競爭不過那些有錢人?

張俊的兒子死的早,這是他的痛腳,別人不敢在他麵前說這事,而秦頌卻當著田師中的麵把這種揭短的話說了出來,除了說明他很憤怒,同時還表明他根本不在乎張俊的憤怒或者抱負。

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

秦頌如此不給張俊留情麵,自然不是因為田師中沒有從袖袋中掏出幾張大額的錢引或者房契。

田師中覺得自己如果再不說一些什麼,雙方的梁子可能就要徹底結下了。

“秦翰林,您現在雖然是文官,但在軍中待了多年,肯定知道文官利用手中控製著的錢糧來卡我們脖子時有多麼難受和憋屈吧?我不否認,大帥有時候確實斤斤計較,把錢財看得太重,但這也是情有可原。”

“我們這些人,長年累月把腦袋栓子褲腰帶上麵,誰也不知道自己能活多久,若是花錢的時候還窮酸摳搜,不得暢快,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大帥這些年確實積攢了一些錢財,而且跟普通人家比起來,這筆財富可謂數目巨大!作為主要的經手人,田某不敢在秦翰林麵前歪曲這個事實。秦翰林家中開辦的興榮商行,短短三、四年的時間,便積累了富可敵國的財富,相比秦翰林比卑職更加清楚,在大宋真正的有錢人是哪些?”

“那些真正的有錢人,他們從來不用上戰場,出生的時候,口中便含著金鑰匙,從小到大過著錦衣玉食的日子,家中仆人成百上千,出入都是步輦華車,地庫裏麵堆著金山銀山,足夠他們祖祖輩輩的揮霍下去!”

“都是爹生娘養的,誰也不比誰多長幾個腦袋和幾條手臂,兄弟們拿命在拚,一沒有扯旗造反,二沒有背叛大宋,為什麼就該過被人瞧不起的卑賤日子?”

田師中的情緒明顯有些失控,到底是武人出身,骨子裏的桀驁總會在忍不住的時候爆發出來。

秦頌沒有打斷田師中的怨懟,麵色平靜地聽著,心中想著待會如何回答田師中提出的質問。

田師中說完之後,閉嘴看著秦頌,等著秦頌爆發,結果秦頌隻是皺著眉頭,並不開口。

房間內陷入沉靜,屋外也聽不見什麼聲音,秦府上下似乎都不喜歡吵鬧和喧嘩。

秦頌用指頭輕叩著茶幾,用平靜的語氣說道:“你剛才說的那些話,大部分我都認同,但有的地方,你實際還是有意的繞開了。”

“朝廷每年下撥給張家軍的軍費和獎勵並不少,你們在戰場上麵的繳獲也不需要上交,張家軍高層將領的收入並不低。你們想發財,想擁有更多的財富,可以通過正當的手段,但吃空餉和克扣底層士兵的薪俸顯然不是正當的手段!”

“我從來沒想過要斷絕你們的財路,或許你們已經打聽到了我在楚州做的一些事情,因為覺得韓家軍太窮了,所以我專門牽頭成立了楚州商行,既為了給韓家軍籌集軍費,又可以讓當地的平民百姓得到實惠。”

“你家大帥這些年掙的錢,沒有多少是幹淨的。更過分的是,他還將這些髒錢借給放高利貸的那幫奸商,然後再次賺平民百姓的血汗錢!別告訴我,你不清楚那些放高利貸的奸商是怎麼敲骨吸髓,榨幹平民百姓的每一滴膏脂!”

這一次,田師中表情呆滯,無法再為張俊辯解。

“咱們聊了這麼多,到現在你還沒有說明來意呢。我估計你家大帥肯定舍不得給我送錢,但又不想徹底得罪我,所以就讓你來試探一下我的態度,看能不能少買一些黃金債券,對不對?”

田師中有些無地自容,因為秦頌推測的完全正確。

“行了,你大老遠從廬州過來一趟,也挺辛苦,我不想為難你。明天就是開年第一次的大朝會,會有很多出人意料的政令頒布,你先在驛館裏麵安心的等著,到時候看劉光世派來的人認購了多少黃金債券,你就跟著認購多少。”

“劉光世交出軍權已經是定局了,他本人也清楚,而且不敢有絲毫的抗拒。朝廷現在能打仗的部隊越來越多,你回去之後跟你家大帥轉告一句,就說是我說的,身為統帥,走上層路線沒錯,但看家本領還是統兵作戰,不是倚老賣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