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七章 取之有道(2 / 2)

“過去的這一年,韓家軍、嶽家軍、保靖軍的表現如何,你心裏應該清楚。若非李大學士親自前淮南西路督戰,你們張家軍的表現又會如何,你的心裏同樣清楚!”

“嶽家軍現在的總兵力已經與你們張家軍相當,吳大帥統領的西路宋軍與八字軍加起來,總兵力還要多過你們,不要總覺得朝廷離了張家軍就要倉皇失措,惶恐不安!”

秦頌把心裏想說的話全都說了出來,也不怕張俊聽了之後翻出什麼波瀾。

如今,張家軍的東麵是韓家軍,西麵是嶽家軍,南麵的劉家軍即將易主,改為曲端擔任主帥。就算張俊帶著七萬部隊造反,全部投奔偽齊劉豫,秦頌也能在半年之內搞定他們。

田師中已經得了秦頌的準信,雖然秦頌話說的不好聽,但確實沒有多少惡意,否則也不會提醒他跟著劉光世那邊派來的人下注即可。

“今日上門打擾秦翰林,還給您添了不少煩心,卑職實在愧疚。多謝秦翰林的警示和提醒,我一定會將這些話帶回廬州,仔細說與我家大帥,勸他看清形勢。”

“嗯,時間也不早了,你回官驛歇著吧。本官也要準備明天大朝會的事情了!”

秦頌起身送客,將田師中送到前廳的屋簷下,便返身往書房裏麵走。

坐在書房裏麵的靠椅上,秦頌閉目眼神,腦中推演著明天大朝會上可能發生的事情。

秦頌目前在朝堂上的勢力其實並不大,除了呂祉會全力支持他,趙鼎是有限的支持他,陳規屬於專職官,離開發債這一塊就幫不上秦頌太大的忙。

但是,秦頌最大的依仗是皇帝,這也是許多朝中大佬不願意跟他起衝突的原因。

大多數時候,秦頌並不會主動站出來挑事情,而是將建議和主張送到趙構的麵前,讓趙構自己去跟大臣們角力,這樣雖然顯得猥瑣了些,但卻是四兩撥千斤的好辦法。

當秦頌坐在書房中沉思的時候,有些人也正在琢磨著他。

“你們目前搜集到的這些所謂的證據,根本無法將秦頌趕出朝堂,充其量不過是給他撓癢癢而已,說不定因為打草驚蛇,反而引起他的警惕,以後更加不容易對付。”

一位麵容清鑠的老者,搖頭說道。

“大人說的自然是極有道理,我們通過這一年來的觀察,也感到秦頌此子非常謹慎,愛惜羽毛,甚少與人公開為敵,也盡量避免涉入到朝堂爭鬥的漩渦。雖然他常有驚奇之言論,做事的時候也盡量彌合各方的分歧,但這種狀況畢竟難以持久!”

“近日,我們收到了蜀中的急報,興榮商行在那邊推出了許多與傳統商家和當地豪門爭奪利益的措施,引起了蜀中江卿世家和商戶的強烈反對,如今已經開始衝突升級。”

“秦頌蠱惑官家,力主發行黃金債,雖然表麵上看對咱們各家的生意沒有多少影響,但本質跟蜀中的有息攬儲是一樣的!朝廷向軍方和中小戶的民眾借錢維持運轉,回頭支付一成的利息,這是變相的給印子錢在定價!”

“朝廷借了錢,肯定不敢賴賬,除非是想日月變色。那麼,朝廷該如何賺取本錢和利息錢呢?我有一種強烈的不好的預感,朝廷不會再允許各地官府繼續盤剝底層民眾,因為無論趙鼎,還是張浚,都不是那種貪婪的官員,他們更在乎的是名垂千古,所以到時候吃虧的會是誰呢?”

“建州的事情,是封文暉這個蠢貨弄出來的,但我們不能坐視不理,被人抓住把柄,大做文章。所以,這件事情不僅要把劉子羽拖下水,還要讓張浚也跟著受到牽連,阻止他返回朝堂!”

“張俊和劉光世兩個軍頭,都是慣於看風使舵的家夥,他們肯定不能跟姓秦的一條心,所以要派人加強聯係,關鍵時候他們那邊弄出一些事情,咱們在朝堂上再集中力量攻其一點,就能讓官家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和難辦。”

“現在的官家,雖然勇氣有一些,但骨子裏還是軟弱的人,最怕的麻煩,缺少等待的耐心,隻要摸準這兩點,就不怕鬥不過姓秦的!”

“說的對!當初王安石力推革新的時候,氣勢多大,神宗的膽魄又是何等強,最終的結果如何?”

“哼,姓秦的自家就是大商賈和士人階層,如今卻想立牌坊,為天下蒼生謀福祉,甘蔗豈能兩頭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