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間半房”: 祭祖堂裏。臘月十五上午。
祭祖堂裏燭光明亮,香煙繚繞。
黑色的供桌分為四層,第一層擺著曹振彥的牌位與畫像,第二層擺著曹璽的牌位與畫像,第三層擺著曹寅、曹荃的牌位與畫像,第四層擺著曹顒的牌位與畫像。
供桌下方的黑色八仙桌上,前邊放著香爐、燭台,中間放著:牲禮、果品酒菜,後邊放著五副碗、筷。
曹頫將點燃的七炷香遞了過來,“霑兒,你立誓吧。”
曹霑接過香,高舉過頂,插在香爐裏,接著跪在拜墊上恭恭敬敬地磕了三個頭。他挺直上身,虔誠地說:“太祖父,曾祖父,祖父,父親,霑兒來祭拜你們。你們有的戰功著著,有的文武雙全,都是名垂青史之人,曾令霑兒引以為榮,敬佩不已。可是,霑兒不孝,竟然以家中所遭厄運為借鑒,厭惡官場之險惡與醜陋,不欲行仕途之大道,而一心想走著書立說之小路,實在是愧對列祖列宗,敬請列祖列宗寬恕。然而,霑兒之抉擇,並非一時之衝動,而是反複深思之所為。霑兒謹借此機,向列祖列宗稟報我的愚衷。”
曹頫站在供桌前右側。他神色凝重地看著供桌上的牌位與畫像,回憶著當年在家廟裏立誓的情景。
――江寧曹府家廟。
正房裏麵,莊嚴肅穆,燭火閃閃發光,香煙盤旋上升。供桌上的牌位,一塵不染;畫像栩栩如生。
李煦站在供桌前左側,神情莊重;李氏站在供桌前右側,眼裏噙著淚花。
年僅十五歲的曹頫跪在拜墊上,虔誠地說:“吾本係黃口無知小兒,承蒙皇上施舍亙古未有之隆恩,欽命吾過繼為伯母之子,實在是吾三生之幸也。而今,麵對列祖列宗之神位,吾立誓:不負皇恩,銘記聖訓;恪守孝道,履行子責。立誓與此,人神共見;矢誌不渝,終身不悔。”
曹頫的回憶被曹霑的話語打斷了。他看見曹霑臉上呈現著堅毅的神色,平和的語音蘊藏著豪氣與倔強。
“而今,麵對列祖列宗之神位,我立誓:傾畢生之精力,著傳世之佳書;弘祖上之遺風,揚曹家之美名。立誓與此,人神共見;矢誌不渝,終身不悔。”
曹頫臉上露著喜憂參半的神情。他眨了眨眼睛,強忍住快要流出的淚水。
“十七間半房”: 曹霈住房。晚上。
桌子前端放著紙、墨、筆、硯,中間放著一盞油燈,後端放著一本翻開的書。
曹頫坐在椅子上,曹霈坐在床上。
“霈兒,”曹頫看著曹霈說:“我與你表叔,本想用激將法讓你霑哥哥放棄寫書,而走仕途之路,沒想到反而把他逼上了‘梁山’。因此,我心裏老是忐忑不安,擔心因為我們的弄巧成拙而害了你霑哥哥。你說,我這擔心是不是杞人憂天?”
“父親不必過慮。即便您與表叔不激將我霑哥哥,他也不會輕易放棄他的目標與追求。另外,孩兒覺得,您與表叔激將霑哥哥的最後結果,不是弄巧成拙,而是弄拙成巧,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此話怎講?”
“當一個人做著自己喜歡做的事時,他會按著自己的意願盡其所能,取得成功;當一個人由於外部壓力做著自己不喜歡做的事時,由於缺乏動力,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曹頫:“你的意思是,霑兒能夠實現意願、取得成功?”
“對。憑他的聰明才智與鍥而不舍的精神,成功的可能性很大。”
“你估計,你霑哥哥準備重寫的書會不會還有礙語?”
曹霈想了想,“不會沒有。”
曹頫皺了一下眉頭,“何以見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