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敦敏敦誠義助曹?? 一畫二詩皆為真情(1)(1 / 2)

香山“黃葉村”:曹霑住的四合院。

曹瑉周歲生日上午。

正房裏屋,瑉兒穿著“百布衣”坐在炕上,玥兒穿著花布褂坐在瑉兒對麵。玥兒捏著瑉兒的兩個食指,一麵玩著“逗逗飛”遊戲一麵唱著歌謠:

逗逗逗逗飛,

弟弟張開嘴;

輕輕吹口氣,

小鳥乘風飛。

瑉兒瞪著黑豆般的眼睛,看著兩個指頭時而合攏而合分開,不時發出“咯咯”的笑聲。

李筠、李筱坐在炕對麵的椅子上,不約而同地看了一眼兩個玩得正高興的孩子,相視一笑。

“瑉兒抓周用的東西,都準備好了?”

“瑉兒爹早準備好了。瑉兒的事,他比我還上心呢!”李筱看著兩個孩子,臉上漾著幸福的笑容。“他還跟我講,早時候,父母在孩子滿周歲那天,用一個漆盤盛著各式各樣的器物,放在孩子的麵前,讓他去抓取,根據所先抓之物,判斷他的貪廉愚智,推測孩子日後長大成人的誌趣和事業。一般必須放的物品有算盤,如果抓到了此物,意味著孩子會算帳;另一項必須放的物品是書本,如果抓到了此物,就意味著孩子將來必然很會讀書,那麼也就是說孩子肯定會中舉,前途必然無量。”

李筱轉臉看了李筠一眼,接著說:“另一項必放的物品是小孩子常帶的項圈,如果抓到了此物,就意味著孩子必然會得到老天的保佑,沒病沒災,成長順利;其餘的物品,則由家長放置了。後來,這種做法便成為為風俗,名為‘抓周’,也叫‘啐盤’、‘試兒’。”

“筱妹妹,霑哥哥也相信‘抓周’嗎?”

“我也這樣問他了。他笑著說:我給你講兩個故事,你就知道了。他給我講的第一個故事,是曹彬抓周。”

李筠側了一下身子,靜心的聽著李筱講述。

“他說,曹彬是宋朝人,從姓氏上排,說不定他還是我的祖宗呢!曹彬周歲生日那天,他的父母為他舉辦抓周儀式。盛著各種物件的錦盤放到曹彬麵前後,他對其它物件一概不顧,先伸手抓起一個小戈,另一隻手接著抓起一顆小‘金印’,人們頓時高興得拍手叫好,都說這孩子將來定會武功超群,官居極品。不知是巧合,還是命運使然,曹彬後來真的成為宋朝第一位大將軍,官位樞密使。”

“第二個故事呢?”

“第二個故事,是他自己抓周的事。”

李筠一臉驚訝:“他自己抓周的事?!”

“是啊。他說,抓周那天,當盛著各種物件的錦盤放到他的麵前時,他伸手抓了一塊小白玉佩,接著放進了嘴裏,結果把他娘嚇得趕緊伸手從他嘴裏摳出了玉佩。他奶奶驚慌之後,覺得事情不妙,心想:‘口’裏加個‘玉’,是‘國’字,這若是傳了出去,豈不是犯了大忌,於是讓在場的人隻能對外說抓的是胭脂。”李筱頓了一下,接著說:

“他說完抓周的往事,笑著對我說,若是依著我的抓周推斷,我即便不是君王,也得是個宰相,最少也得當個大臣,可是,事到如今,我因隻知道埋頭寫書,而被一些世俗之人看作是‘瘋子’、‘傻瓜’! 你說,抓周是否真的可信?我無法回答他的問題,便問他當時為何要抓那塊小白玉佩,你猜,他說的是啥?”

李筠攏著頭發想了一會兒,“是他看見那塊玉佩形狀別致,心裏喜歡。”

“不是。他說,他以為那玉佩是塊飴糖,抓起來就往嘴裏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