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蘭芳謝恩尋到曹?? 辨畫論畫董公欣然(8)(1 / 2)

秋季的一天下午。曹霑住房附近的小溪邊。

石拱橋,像一張弓架在小溪上麵。嵌在橋頂中間的龜頭伸著頸張著嘴,好像在吸水。挨著水麵的石壁上,有一層深綠色的青苔。

曹霑、張宜泉坐在溪邊的一棵柳樹下麵,二人麵前的地上各插有一根竹竿,竹竿前端吊著一根繩子。

“好啦!此時咱們是薑太公釣蝦,願者入簍!”曹霑笑了笑,“牧野老弟,吟您那兩首詩吧!”

張宜泉看著水麵上上閃爍的銀波,開口吟道:

踏雪移筵地別尋,

留連非隻為知音。 H,Z G#{-`:L6n `2\ f?W

朝遊北海朋盈座,

暮宿南州玉滿林。'e-P];y {

風起難停簾際響,

雲寒不散砌前陰。

毛陶盡醉殘樽酒,

獨倚鬆窗調素琴。

“此詩,是不是以年前咱們在敦誠家做客的事為題?”

“正是。”

曹霑說了聲“好”,笑嗬嗬地眯著眼睛說:“此詩頗有畫意。尤其是最後一句,堪稱一幅精美的《倚鬆撫琴圖》!”

“芹圃兄過譽了。與您相比,我隻能算作小巫!”

“有時候,小巫比大巫還厲害呢!”曹霑哈哈一笑,“牧野老弟,吟第二首吧!”

“這一首,是我近日寫的《讀史有感》。”張宜泉幹咳了一聲,開口吟道:

拍手高歌歎古今,

閑披青史最驚心!

阿房宮盡綺羅色,

銅雀台空弦管音;

韓信興劉無剩骨,

郭開亡趙有餘金。

誰似尼山功烈永,

殘篇斷簡尚堪尋。

“好!此詩借古諷今,深有寓意,可謂盛世危言。”曹霑抬頭看了看天,若有所思地接著說:“當今皇上,花費巨資修建圓明園,以呈顯大清的盛世。然而,物極必反,盛極必衰!說不定那圓明園也會與阿房宮的結局一樣啊!”

“是啊!朝代興衰與更替,純屬人為,而並不是所謂的天意!”

曹霑長歎了一聲,看著張宜泉說:“牧野老弟,您讓我來這兒釣蝦,不會僅僅是為了吟這兩首詩吧?”

“當然不是!”

“還有何事?”

“您猜猜看?”

“我又不是您肚子裏的蟲兒,怎麼能知道您想的事兒!”

張宜泉咧嘴一笑:“此事與您有關!”

“噢?是何事?”

“您的婚姻大事!”

“孔子有雲: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婚姻,確實是人之大事。”曹霑哈哈一笑,“姻緣,全憑一個緣字。時至今日,我尚不知道我與誰有緣?誰與我有緣?”

“那,送上門的蘭芳姑娘,與您是否有緣?”

“此時還難以定論。”

“聽說,您對她不冷不熱,是您看不上她?”

“那倒不是。”

“那,究竟為何?”

“她從江寧到京城的緣由,我曾與您說過,您該不會不記得吧?”

“當然記得。她從江寧到京城的緣由,一是尋找外公,二是尋找救她的恩人,當麵致謝。”

“眼下,蘭芳姑娘在京城無親無靠,相當於落難之人,我若是娶她為續弦,豈不是成了個趁人之危討便宜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