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芹圃芳卿結緣合巹 改書疲憊夢現往事(5)(1 / 2)

四鬆堂(敦誠書房)。下午。

正麵牆上,懸掛著明人商祚畫的《秋葵圖》,兩邊的楹聯,是劉禹錫《秋日》的前兩句――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敦誠坐在桌子右邊,左手按著紙,右手揮筆疾書,紙上的“贈曹雪芹”四個字格外醒目。

過了一會兒,敦誠把筆放在筆架上,站起來後看了一眼《秋葵圖》,悠然自得地踱著步子。他走門右邊的瓷鼓旁邊停住腳步,眯著眼睛觀看花盆中的蘭花。

此時,敦誠聽見了腳步聲,扭頭一看,趕緊叫了聲“哥”,接著一麵陪著敦敏往前走一麵說:“事情已經辦妥了,我打算過一會兒就到你哪兒去。”

敦敏“哦”了一聲,“買了幾幅畫?”

“總共隻有三幅。”敦誠從桌子上拿起一卷紙遞給敦敏,“你看,都在這兒。”

敦敏接著畫說:“花了幾兩銀子?”

“要價五兩,我還價後給了三兩半。”

敦敏“哦”了一聲,在桌子左邊的椅子上坐下來,展開畫紙先看上麵一幅畫,而後接著往下看。他看了第三幅畫中的‘一拳石’後,看著畫中的題詩忍不住小聲念道:

愛此一拳石,

玲瓏出自然。

溯源應太古,

墮世又何年

有誌歸完璞,

無才去補天。

不求邀眾賞,

瀟灑做頑仙。

敦敏抬起頭,看著敦誠說:“這幅畫與題詩,好像是曹先生酒後之作。畫的筆法,隨心所欲,頗為耐看;而題詩的字,好似一氣嗬成,灑脫飄逸。我覺得這畫與字,堪稱曹先生字畫中的上品,可以收藏起來。你以為如何?”

“我與你同感。”敦誠叫了聲“哥”,接著說:“你這個辦法不錯,通過別人手買下曹先生的畫,而達到變相接濟曹先生的目的。否則,咱們還真的沒法幫襯他呢!”

敦敏把畫卷好,放在桌子上。“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不過,隻要能達到咱們的目的,即便多花點銀子,也值得!”

“對!明著給曹先生銀子,他肯定不會要。”敦誠從桌子上拿起一張紙遞給敦敏,“這是我剛寫的一首詩,你看寫的如何?”

敦敏接過紙,看了看標題,接著一邊看一邊念道:

滿徑蓬蒿老不華,

舉家食粥酒常賒。

衡門僻巷愁今雨,

廢館頹樓夢酒家。

司業青錢留客醉,

步兵白眼向人斜。

何人肯與豬肝食,

日望西山餐暮霞。

敦敏抬起頭,看著敦誠說:“‘何人肯與豬肝食’這一句,用的是何典故?”

“東漢閔仲叔的故事。《後漢書?周黃徐薑申屠列傳》中記載:閔仲叔,世稱傑士,客居安邑時,老病家貧,缺錢買肉,每天買豬肝一片,賣肉的常不肯給他。安邑縣令知道此事後,就派人告訴賣肉的給他。閔仲叔為了不承擔縣令的這份情,隻好悄悄離開了安邑。”

“你用此典,是想比擬曹先生如今的困境?”

“對。不過,還因為曹先生也有與閔仲叔相同的遭遇。”

“噢?說來聽聽。”

“今年春季,瑉兒的巧姑媽突然患了眼疾,曹先生為了給她治好眼疾,便時常買點豬肝給她熬湯喝。有一段時間,曹先生因為手頭拮據,想跟賣肉的賒點豬肝,而賣肉的卻不肯給他。”

“哦,瑉兒巧姑媽的眼疾治得如何?是否已經痊愈?”

“據說,效果不是太好,病狀時輕時重。”

“如此說來,咱們還得再想想辦法,多給曹先生一些幫襯才是。”

“你說得對。可是,這既能給他一些幫襯,又不能讓他知道的辦法,還真的不好想。”

“先不著急,慢慢來,隻要多動腦筋,就能想出辦法。”敦敏頓了一下,有意換了一個話題:“你這一陣子重讀曹先生的《紅樓夢》,是否有新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