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韓遂設計斬殺了北宮伯玉和邊章二人後,殺了一批頑固份子,便徹底掌控了武威局勢,擁兵十萬餘眾,一時間名聲赫赫。
這世上本就沒有不透風的牆,韓遂殺了北宮伯玉和邊章事情很快就傳遍西北,也傳到了張溫這裏。
張溫皺著眉頭把消息放下,看著孫堅說道:“這仗估計打不起來了。”
孫堅也很無語,誰能想到他們最重要的目標北宮伯玉,會被他們“自己人”給殺了呢。
孫堅說道:“雖然北宮伯玉已經死了,但是韓遂還盤踞在武威,難不成我們不要解決他?”
張溫歎了口氣:“文台有所不知,裹挾造反的是北宮伯玉,不是韓遂,隻要韓遂將北宮伯玉的人頭送到洛陽,不僅沒有罪,而且還有功,還是大功!”
孫堅沉默了,張溫說的不錯,現在朝廷可以說是千瘡百孔,到處都是狼煙四起,若是韓遂交了北宮伯玉的人頭,給朝廷一個麵子,那麼朝廷也會不在追究韓遂的事情。
另外,孫堅現如今已經不在衝動,自從前幾日祖茂拖著病體找到他時,他也因為之前過於魯莽而感到自責。
所以這次孫堅並沒有堅持去攻擊韓遂。張溫揉了揉太陽穴,對孫堅說道:“總之,這段時間先按兵不動,等朝廷旨意在說吧。”
孫堅知道張溫已經做了決定,也便不再多說什麼。向張溫告辭離去。
事情也正如張溫所料,廟堂裏的那些肉食者秉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還給韓遂一個金城太守的職務,讓在西北忙活半天的眾人心中多多少少都有些不是滋味。
韓遂投誠之後,這西北討逆大軍便沒了存在的必要。董卓繼續留在西北,周慎和張溫返回洛陽,而孫堅則被擔任河南尹的何苗給要了去。
這何苗正是大將軍何進的弟弟,現任河南尹。二月的時候,河南滎陽發生暴動,暴民攻下中牟縣,縣令落皓和主簿潘業被殺。
因為是發生在河南,天子腳下,所以朝廷對此非常重視,何苗人雖然蠢了些,但是也知道在西北真正出力,能打敢打的也就董卓和孫堅了。
董卓已經是破虜將軍,並且要對付先零羌,走脫不開,所以何苗便把孫堅要了過來。
三月初九,孫堅帶著親兵數百,來到河南尹何苗處。在路上,孫堅已經把事情的來龍去脈梳理了一遍。
也就是在韓遂和邊章、北宮伯玉二人進行火並的時候,滎陽人郝民帶著一波農民起義,主要是滎陽大旱,顆粒無收,實在是活不下去。
這些人聚在一塊,為了活命,便鋌而走險,趁著中牟縣令落皓前來視察的時候,一刀將其做掉。
這幾個膽大妄為的家夥,在謀殺了落皓之後,便學起了陳勝吳廣起義。第一個目標便是已經沒了縣令的中牟縣。
這些家夥也是趁著中牟縣還沒有收到消息,糾集了數千人就去攻打中牟縣。中牟縣主簿也是可憐,正好在門口等縣令落皓的,被郝民直接暴起殺之。
中牟縣其他官員收到消息後,早就一哄而散了,縣令落皓和主簿潘業就成了這次起義了死掉的唯二官員。
說實話,這一夥起義軍孫堅根本就看不上,說白了,就是一群暴民,不足為懼。
何苗對這種事情可以說是兩眼一抹黑,所以孫堅到了之後,直接給孫堅放權,讓他全權負責平定亂軍的事情。。
孫堅對此倒是有些錯愕,沒有想到何苗信任自己,心中對這個草包河南尹,升起了不少好感。
河南尹手中有兵兩萬左右,多是郡兵。孫堅帶著程普等不過五百人到,一來就被何苗安了個破虜校尉的臨時差遣。
而何苗自己,則覺得中牟縣太過危險,所以並不準備跟著軍隊一起去。
麵對新到任的孫堅,自然有很多刺頭對這個空降來的臨時指揮官非常不服氣。
這些刺頭有的和何苗一樣,後麵有背景,說不得就站著某個太監。有的的確有些本事,對何苗外調孫堅的事情非常不滿,認為憑借自己,完全可以絞殺這些叛軍。
孫堅對於這些人處理起來也是得心應手,怎麼說自己也是靠砍海賊起家的,還會怕幾個刺頭?
孫堅得了何苗將令,於第二天在校場開展誓師大會。好家夥,兩萬郡兵在規定時間內來了一半,在誓師大會結束前來了五千。
後麵來的被孫堅安排運送軍械、糧草,刺探軍情,一有疏忽,直接軍法從事。
而那些在誓師大會結束前沒到的,孫堅也是一一比照名單,從郡兵的名冊上一一劃去,派人送給何苗,就說這些人已經陣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