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清揚收到了李韌的信, 他默默地看完, 將玄鐵箭頭用牛皮袋重新裝了, 放入懷中,再默默地點燃火燭,將這封信付之一炬。

他幹淨利落地穿戴好行頭, 長靴胡服, 腰掛長刀,背負大弓。

方清揚帶著一隊精兵連夜出了潁川城, 他們一路向西, 前往安西, 未作停留直接進了姑墨州。

方清揚來不及休息, 他直接喚來了黑袍軍的統領裴俊:

“裴統領,帶上高翔, 連夜出城, 小王爺有話想對突厥八王子帕勒說。”

……

所謂政治,乃共同利益下的合作與對抗。李家人之所以能為天下蒼生選作執掌國之重器者,並非祖墳修得好。而是李家曆代執牛耳者那高超的政治手腕與卓越的平衡能力。

自李肇起,他便有意識地利用突厥人內部各氏族的種種矛盾,尋找撬動突厥人穩定的支點。李肇的黑袍軍, 正是李氏與突厥汗國內部某些勢力暗地溝通, 合作或對抗的重要橋梁。

黑袍軍除了是守邊疆的邊防駐軍, 更是李氏王朝滲入突厥汗國最深處的幽靈戰士。

突厥王的八王子帕勒,這個最年幼的王子,依靠李肇在安西都護府勢力的支持, 後來者居上,獲得了突厥汗國內僅次於大王子帕伊的耀眼地位。

作為回報,八王子帕勒會盡他最大能力,配合李氏達成李氏對突厥汗國的所有要求。

李韌,在來到潁川後,第一個會見的人,便是帕勒。

帕勒對李肇的遭遇表達了激憤,李肇是他最崇拜的李氏王孫,那呂氏皇後如此對待英明神武的李家嫡孫,實在有違天道人倫!

帕勒將自己對李肇的拳拳敬意,統統投射到了李韌身上。他抽出一根自己帶身上的箭,取下箭頭,送給李韌。他告訴李韌,箭頭上有他的名字,李韌拿著這個找他,他一定會如同對待李肇一般,認真對待李韌的請求。

於是,就在李家再度走上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李韌不得不求助正在與大唐發生財物糾葛的突厥汗國的小王子帕勒——

李韌需要一場戰爭,一場控製在李韌手底下的戰爭。

帕勒王子收到裴俊遞交過來的箭頭後,隻思考了一瞬,便答應了。

是年立冬,安西都護府西線赤水關外,湧入突厥兵十萬。突厥汗國在經曆了逾百年的沉寂後,再度向中原帝國,發起了攻擊。

……

十一月,正是昆侖山飛雪之時,突厥人過不下去了,昆侖山冰封沒法翻,西線的赤水關是絕佳的突破口。

京城裏的貴胄們慌了,李硯八百裏加急向正在梁州“視察軍務”的呂吉山下了詔書。

赤水關告急,你呂吉山不是正好帶了十萬精兵嗎?真是過河遇上擺渡的,趕緊著,你就帶著陳啟先去赤水關對付著!

呂吉山沉默了,他很意外,因為在他的記憶中,突厥人的這場進攻是沒有過的。突厥皇族子嗣太多,他們終年忙於內鬥,向來都隻滿足於劫掠點大唐邊境零碎的布匹與牛羊。

可是他再意外也不能改變突厥人已經打上門來的事實,他必須要離開潁川,前往赤水關了。

呂吉山沉思良久,他再度會見了李韌,他要李韌將他潁川地界的屯衛軍都借給他帶走。他要去打突厥人了,你李硯拿著這些軍隊反正也沒什麼用,天天陪著你去打野牛野雞的,不如借給我呂吉山去幹點正事。

李韌心到神知,他笑得爽朗,這呂吉山還真是個聰明人,借力打力,順杆爬,玩得挺順溜。這軍隊借走好說,什麼時候還,還能不能還得出來,那就不知道了。這都火燒眉毛了,他依然記得要把我李韌剝成光杆司令。

李韌手上的屯衛軍的確閑著也是浪費,不出力吧,實在說不過去,畢竟呂吉山是要去替李家守天下。於是李韌大笑三聲,大手一揮,回答得鏗鏘有力:

突厥來犯,保衛王土,匹夫有責。我李韌出兵是應當的!

聽得此言,呂吉山心口一鬆,暗爽不已,可李韌的第二句話,卻將他結結實實地驚到了。

我李韌不僅要出兵,還要親自帶隊出兵,配合太尉大人,把那蠻夷徹底送去見佛祖!

呂吉山說不出話來,李韌如此熱情,要親自上陣,他也隻好任由他如此了。反正戰場上刀劍無眼,說不定到時候還能將自己這個心腹大患給一鍋燴了。

於是呂吉山連忙打著哈哈,誇讚李韌愛國心切,英勇果敢,果然是赫赫李家的好兒郎!

有李韌“相幫”的呂吉山並不滿足,自己這十萬兵,真刀真槍地去對峙十萬突厥人,雖說人數數額上差不離,可他依然不放心啊!自己好不容易眼看可以活久一點了,可別折在了突厥人的手裏,那就大大不劃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