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山盛和宋遲侯兩人一邊吃肉,一邊送酒,很快把一隻五六斤的野雞消滅幹淨,特別是那浸透了野雞油的野香菇與野菌,比雞肉還要好吃。
“下午我們多采點山香菇和菌子,這東西太好吃了,回味無窮啊,來了你這裏,我越來越不舍得回去了,這可怎麼辦?”
秦遲侯把最後一朵野香菇吃掉後,還意猶未盡,看著手上的雞油,要不是他有點潔癖,真想用嘴舔幹淨。
“我倒不介意你住下來,反正你也挺好養活的,一點也不挑食。”蕭山盛笑道。
“主要是你這裏的東西都太好吃了,想挑都挑不出來。”
兩人喝了兩口水,沒有再休息,直接就出發。
這次兩人的注意力不再是尋找野豬或其它野獸了,而是更注重野雞,誰叫剛才的叫化雞那麼好吃呢。
蕭山盛這次沒再帶秦遲侯在青山子轉悠,而是轉向了林場的大山。
穿過一片樹木比較稀少的小山坡後,兩人便看到了一片密林,在密林之中還有一排房屋,那是林場工人住的宿舍,現在早已經廢棄,破敗不堪。
林場以前是闊葉林和針葉林的混合林,樹木大量砍伐後,鬆木和杉木飛快地生長,現在基本上都成了針葉林。
看到路邊有一些倒下的巨大鬆木,蕭山盛大喜,這可是非常好的木柴,用來燒火炒菜非常好,用來燒烤自然也非常不錯。
鬆木多油脂,非常容易燃燒,這種油脂叫做鬆脂。
鬆脂是一種化工材料,以前有工人專門上山割鬆脂賣錢。
割鬆脂的時候,先在碗口大的鬆樹上,用專門的割刀在樹上割下兩條斜向下的口子,再把表皮刨掉,變成小水溝一樣。
在小溝的下端釘上竹簽,掛上竹筒,鬆脂便會沿著那斜口小溝,自動流進竹筒,等裝滿了就收回來,然後在原來的口子上再割幾刀,又能繼續得到鬆脂。
等到割了幾次,基本上沒什麼鬆脂出了,在鬆樹樹幹往上一點的地方,再割兩個口子,又能繼續出油脂。
鬆樹被割鬆脂後,壽命會相對減短,死後被風吹雨打,便會斷裂橫在地上,等變幹後,還能當柴火燒,也算是鞠躬盡瘁了。
蕭山盛小時候,蕭父會用幹鬆樹劈成小塊,放進用鐵絲編成的籠子裏,再吊在長杆上,晚上的時候點燃了,去田裏抓黃蟮。
以前的農田,農藥和化肥用得少,田裏還有不少黃蟮和泥鰍。
春天水稻種下後,黃蟮和泥鰍會在夜裏出來覓食,那時手電筒在農村還是個奢侈品,大多數人都是提著鬆枝火籠去抓。
用火籠往田裏一照,看到黃蟮或泥鰍後,用縫衣針在竹片上紮成一排的竹刺,對著黃蟮或泥鰍一揮,便會被縫衣針紮住,絕無逃脫的可能。
也有力氣大的人,會直接用手指鉗住黃蟮和泥鰍,不過這樣得下田裏去,而有帶針的竹刺的話,可以伸到一兩米多遠,隻要站在田梗上就行了,又快又方便。
那個時候抓了黃蟮和泥鰍一般都是自己家吃,改善夥食,畢竟那個時候要想吃肉可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