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最後時限(1 / 2)

開車從國道走,要過風雨橋才到公園,停車下來。見對岸人已經不少,但今天的陣仗較大,總計參與執法的幹部幾十個單位幾百號人。但實際動手拆這些搭建的棚子,也不會是幹部們親自動手,會從在縣城裏打短工的務工人員裏請幾十個人來做。

城管辦是今天執法行動主力之一,在車上,楊國政也聽明白了。城管辦、公安、消防、縣政府等多家署名的要求這些住棚住戶拆遷的通知,早在一個月前就下發了。而後,每過三天城管辦的人都會到這裏來宣傳,這樣的強大宣傳攻勢麵前,近兩百戶住家的人,絕大多數的人將一些家什也搬離這片棚區。

特別是後來搭建的住棚人家,有的已經搬離另外租借住房,但十幾家菜農們搭建的住棚,租住的人家雖有搬走的跡象,但菜農們卻擺出要誓死保護這些住棚,擺出決戰到底的決心。這個問題必須要解決,各方麵的壓力下,縣裏迫於無奈,才覺得做出這樣大的動作來。

離最後限期的時間還有兩三個小時,但城管辦的人卻要再做最後的政策宣傳,老齊帶人過了風雨橋去,要楊國政留下看好車。今天說不定會有衝突,難保左近住戶有什麼行動,從河那邊過來一些人將這邊的車給砸了,倒黴的也就是城管辦,縣裏是不會另配車的。要修車,費用也得自己去籌,就會損及大家都福利收益。

對今天的行動,楊國政不理會誰對誰錯,說到底,都是在利益上相爭。

世紀廣場的項目上,如今叔叔雖說已經到人大那邊,但之前他是參與過這一項目的。楊國政多少有偏向將這一拖延了近五年的廣場修建起來的願望,也希望縣城裏有一個較好的去處。但他的任務是看住車,之後的行動裏,老齊沒有給他任何指令,是不是要接老齊等人走,都沒有說。隻是在出發前老齊說要他將車保護好,有情況可先走。

也不知道老齊是要保護車,還是要保護他這個第一天來上班的年輕人。

風雨橋橋麵有三四米,兩邊有欄杆,還有座椅。江麵不算寬,目測水麵不到一百米,入伍之前楊國政就能夠在江麵上遊幾個來回。有這樣的體力,主要還是得力於從小就練習“四門拳”。“四門拳”拳理簡單樸實,據說從抗倭的明代傳下來的,但對身體的鍛煉卻很有效。技擊也樸實而直接,操演和練習都讓人很看不上眼,在軍營裏這些年,楊國政也算有見識了,反思熟練至極的“四門拳”,覺得與軍體拳有不少相通之處。

不管什麼拳,用於搏擊總要以簡潔、利索、有效為最有利,四門拳也就是拳打四方位,在步伐變換間,協調好練習者的身體,能將渾身的力都貫通在拳、臂、腰、胯、腿和足底,爆發力強,卻又不失靈活。少年期間練習,楊國政也隻是按相傳的招法來做,但練過軍體拳又經受秘密特訓之後,對年少時期練習的四門拳也就有更深的領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