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劉表之怒(1 / 3)

在這期間,張繡、賈詡與諸葛亮為到底向東進攻宛城還是向西進攻漢中發生爭議。劉琦也陷入苦惱之中,到底是執行既定戰略西進,還是向東進攻宛城,但是徐庶還沒有消息,。

這一日,正在大帳進行推演時,劉表使者來到。說劉璋派使者張鬆來到襄陽,準備與荊州結盟,而失蹤多日的原左將軍劉備也逃竄到襄陽,前來投奔劉表。

於是留下諸葛亮、張繡等人督率三軍,而劉琦與賈詡、黃敘、周倉帶領親衛騎兵星夜回到荊州。

回到襄陽後才感覺問題的嚴重性,劉琦是下午到達襄陽的,去見劉表時,但是門衛居然堵住劉琦的去路說劉表這兩天過分勞累,感覺非常疲倦,讓劉琦明天見他。

大驚,這可是史無前例的。過去劉琦回來,劉表都是立即接見的,這一次居然拒絕召見。

對劉表發火,劉琦是有心理準備的。不過當初認為最多罵兩句了事,誰知如今竟然形同陌路,竟然不能相見,這可是大出意料之外的。

劉琦馬上回到大都督府,急召龐統、王粲、賈詡、龐德公、黃忠、甘寧等人商議。

原來劉表對劉琦擅自斬殺張允,對蔡和實施鼻刑非常不滿。想那蔡瑁蔡和回到襄陽,一直向劉表告劉琦的陰狀,說劉琦擅自斬殺大將,改編軍隊,迫害世林。

這還不算,蔡瑁鼓動親近的世家子弟上書劉表,說劉琦驕橫霸道,去年迫死蔡麗,如今擅自斬殺大將張允,公報私仇,如此難成大事。

另外,蔡氏每天拉著劉琮向劉表哭訴,說什麼劉琦在老爺還在時居然如此驕狂,竟然斬殺她外甥,若是老爺撒手人寰後,這個世界也沒有她們娘倆的活路,懇求劉表將她們母子賜死,以免以後遭到劉琦的報複。

如此一來,劉琦斬殺張允,不再是簡單的軍法問題,已經演變為劉表身後繼承權問題,已經演變為劉琦是否能夠善待荊州士林,善待劉琮問題。

劉表強忍著,對劉琦在外麵行為可以容忍,但對死後兄弟逆牆則是絕不允許的。想劉表本來就是晚來得子,本來就隻有劉琦劉琮兩個兒子,愛惜還來不及,想不到在身前竟然勢同水火了。

劉表將陳氏與紫凡叫來,不顧紫凡身孕在身,強製要求她們跪下,在她們麵前將劉琦狠狠的痛罵了一個時辰。

紫凡當時被嚇哭了,當即派出信使向劉琦送信,誰知剛出城門,就被劉表派出的家丁拿住,如此方音信了無。

劉琦聽到這裏後,方知自己犯了大錯。在曆史上很多聰明的人,都在繼承問題遭到挫敗,最後鬱鬱而終。

如今劉琦雖然貴為大都督,雖然掌握數萬軍馬,但是若讓劉表感覺自己死後兒子們可能自相殘殺後,定然會停止對劉琦的資助,如此劉琦拿什麼去統一天下,實現自己的宏願。

因此問題症結不是在劉琦斬殺張允,而是劉琦未來可能如何對待劉琮。

病症抓住了後,劉琦當即決定:

1.通過王粲發動郡國學院學生,向士大夫訴說蔡氏兄弟帶兵之無能,畢竟這次事件原委是蔡氏兵敗造成的。

2.通過王粲發動郡國學院學生,向大家宣揚劉琦的仁孝,聽蔡瑁說蔡和曾經有恩於劉表,劉琦為了平息軍中對蔡瑁兵敗不滿,竟然杖責自己二十板子,且讓大家編一些劉琦被杖責後痛苦不堪的樣子。如此表明劉琦還是仁孝之人,對仇人就可以原諒,何況對自己親兄弟劉琮。

3.由龐德公等人向大家宣揚,劉琦以孺子之年竟然大敗東吳,擊潰曹仁,實為百年難遇的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