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朝政起爭執(1 / 2)

衛王話畢,場上先是一片死寂,隨後,群臣沸騰。

雲公木衷,曾經的一代傳奇,這會兒來的群臣大都是從各地趕來的,對於木衷之事大都停留在多年以前,即使延稷帝想要重啟神將一事,也隻是入京之後,在捕風捉影的小道傳聞中有所了解,這會兒聽得這意思,看來兩次下詔都尚無結果,私底下竊竊私語,卻又不敢明確表態。

覃王瞪大了眼睛看著衛王,不為別的,隻因覃王所想奏請之事,也是如此,想不到竟然被二皇子搶先一步。

捏著手裏的卷宗,微微顫抖。

延稷帝掃了一眼全場的群臣,稍稍咳嗽兩聲,群臣們慢慢的垂下頭。

“眾卿,以為如何?”

一時間,場上的交頭接耳也沒了,都低著頭,不敢表態,就算是以往的朝臣,在這氛圍下,也不敢冒泡。

卻是蓬西候樓三離,默默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老侯爺…”

樓三離整理了一下衣襟,清了清嗓子。

“老臣無能,與衛王殿下考慮一致。”

樓三離這話一說出,等於是給了群臣一個定心丸,原本搖擺不定,作觀望狀的群臣們,紛紛跟著符和。

延稷帝的表情微微鬆弛下來,舒展開了眉頭。

覃王在原地沉思良久,慢慢站出身來。

“哦?淩辰有什麼話要說的麼?”

覃王頓了頓。

“父皇,兒臣以為,木衷已逾十多年不曾統兵,況且父皇已經兩度下詔,木衷雖貴為國公,卻也不能如此失了君臣禮數,中書令親自宣詔,已經足見父皇的重視,而木衷竟然如此目中無人,兒臣認為國有國法,臣有臣禮,若是沒了規矩,引他人效仿,豈不是亂了綱常,況且大昊人傑地靈,亦可另擇良將入北境禦敵。”

這話一說完,延稷帝的眉頭明顯緊縮,風撫旌旗圖騰翻湧,青穹之上風起雲湧。

“覃王覺得,當如何罰?”

覃王一下子也沉默了。

延稷帝站在大殿前,喊道。

“廷尉!廷尉!”

廷尉一步一步走到殿前大道,每一步都走出泰山壓頂之勢,目光迥然,眼神中滿是戾氣,虎背熊腰的身姿,黝黑的皮膚,眼神中隻有狠辣,似一煞星下凡。

“臣在!”

“抗旨不尊,當屬何罪?”

“回稟陛下,當屬死罪!”

延稷帝又悠悠的轉頭望著覃王。

“覃王,如此可好?”

覃王也不知道怎麼回答,也知道自己在父皇心中的間隙越拉越大。不過這會兒被逼問著,也隻好悶著頭。

“兒臣以為,木衷雖有過,但念其功勳卓著,尚可免去死罪。”

“你以為,都是你以為!你以為朕不知道你心裏那點兒花花腸子?”

覃王一下子被說的啞口無言,跪在原地。

“父皇,我…”

延稷帝指著覃王抖了兩下。

“逆子!逆子!你這麼能,好啊,朕給你詔書,你去賜死木衷,敢去嗎?”

覃王也被當著數千群臣的麵,被數落的一無是處,心裏的委屈一下子湧上胸間,一時間衝動衝上了腦門。

跪在地上,咬著牙,一腔熱血的喊道。

“兒臣,奉詔!”

延稷帝一下子呆在原地,指著覃王,手指止不住的顫抖,說不出話。

一旁的冉王也用腳尖碰了一下覃王,但覃王絲毫不為所動,一幅慷慨從容的樣子。

覃王成了焦點,群臣的目光都聚集在覃王身上,但此時的覃王怒發衝冠,一腦子的火熱,根本就顧得左右。

蓬西侯這才站出來。

“陛下,息怒,老臣以為,百官朝政,討論的是社稷國是,而非君臣之禮,有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今國是當前,這等瑣事當放置一旁。”

然而覃王依舊不依不饒,似乎是上了頭。

“無君臣尊卑,豈能小事,小事不立,群臣效仿,國法何在,威嚴何在!”

這時候冉王也顧不得太多,直接俯下身子,拉著覃王的肩膀,在覃王的耳畔提醒著。

“皇兄,皇兄你別說了,你別跟父皇犯強了,蓬西侯是在給你找台階下,你怎麼是非不分了?快認個錯,給父皇認個錯就好了!”

不料覃王反而更強了。

“兒臣沒錯,沒錯!”

延稷帝也震怒。

“逆子,滾出去!出去,出去,滾回你的府上去,你給我回去好好反省,不得出府,滾回去,丟人現眼!”

覃王如同霜打茄子一般,垂頭喪氣的離開了,一路上,百官都支支吾吾的異樣看著覃王。

覃王的離開並不影響整個朝政的議程,身後的百官繼續探討著北境事宜,以及各國使臣如京之事。

右丞相彙報著使臣方麵。

“陛下,大鴻臚下各部均已布置妥當!”

覃王失魂落魄的走著,身後的滿朝議會已經顯得至若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