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駒拎著一桶水跟在最後麵,心中感歎道:“四弟天生體弱多病,早些年上山都氣喘籲籲,可上天給了他機敏聰慧,博聞強記,雖然近年來他也慢慢好轉,但是以他的體力把這一桶水拎下去,的確會很吃力,想必是早早的在村口等著雲龍。
“五弟雲龍雖然天生愚鈍,讀書識字對他簡直如刀山火海,可是這一副金剛體魄,卻真的是刀山火海,皆可去得。縱使自己修煉七禽戲,也比不得,老天爺對待世人,還是公平的。”
想到此處,李白駒心中歎了一口氣:“那麼老天對我的公平,又是在哪裏呢?”
自打李輕侯和李雲龍追上來,直到三人一起下山,李白駒都沒有說一句話,並非是因為李白駒沉默寡言,而是因為他不會說話。
李白駒從出生到現在,就沒有說過一句話。梁夫子說他天生根骨絕佳,是前世的福報,生而無言,大概就是前世的業果吧。
李輕侯和李雲龍自然不知道李白駒心中作何感想,三人回到村裏,各自回家,李白駒的母親柳蘭芝早在門口迎接,道:“回來了,水放廚房裏吧!我這就去做飯!”
李白駒進了屋,見父親還沒有回來,疑惑的望著母親,柳氏看出來李白駒的疑惑,道:“村長召集你父輩去祠堂商討事情去了,據說是當年叼走你七叔的大蟲又出來禍害人了,大夥兒一塊兒商討一下對策。”
李白駒一愣,點了點頭,心中想起了一些事情:
李白駒的父輩一共有十六個男子,李白駒的父親排名第五,叫做李旭陽,七叔名叫李晨陽,是李雲龍的父親。
四年前,李晨陽入山打獵,不甚遇著猛虎,被叼走了。夫子聞訊入山,找回來的隻是一具屍身,縱使白大夫手段通天,也不能活死人,肉白骨。
父親李旭陽向來和七叔交好,七叔下葬後,父親發誓要殺了那猛虎,為七叔報仇,可那猛虎不知怎地,再也沒有出現過。這一次白蟲再現,父親自然很在意,早早就去了祠堂,到現在還沒有回來。
村裏人的名字都是梁夫子給起的,梁夫子當初起名不比現在,自打大伯李伯陽入尚學堂,起了名字,後麵的統一都是陽字輩,故而有:伯仲叔季,旭曦晨夕,漁樵耕讀,龍虎鳳麒,桃花坳李氏,一門十六人傑。
到了李白駒這一輩,起名字就有了淵源,皆有詩詞佐證,比如大哥李長風,就出自一句詩:“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夫子說這句詩是一個叫李太白的唐帝國詩人寫的。李長風十二歲畢業,就離開桃花坳直奔唐帝國去了,臨走時說要見一見這一位叫做李太白的詩人。
而他自己的名字則是出自於一首詩的名字,這首詩李白駒還在梁夫子的書櫃上看到過,書名叫做《詩經》,他費了好大勁兒才把那《小雅·白駒》背了下來,想到那繞口的詩句,李白駒不由的一笑。
李白駒坐在院子想事情,他的父親李旭陽回來了,看見李白駒正坐在庭院裏出神微笑,又想到李白駒不能說話,也不知道他心中想的是什麼,李旭陽心中不由的一緊,歎了口氣,道:“回來了,你母親在做飯?”
李白駒點了點頭。
李旭陽也坐在院子裏的石凳上,道:“今天夫子說了,尚學堂不去了,你們幾個小娃娃跟我們一塊進玉行內山,找找那隻白蟲,這次要給你七叔報仇。”
李白駒心中雖然疑惑,卻也點了點頭。
李旭陽似乎看出來兒子的疑惑,道:“夫子也會跟去,他說會保你們幾個孩子的安全,這算是一趟室外的狩獵課程。”
李白駒點了點頭,村一級的尚學堂的內容共四門,詩書,數術,射禦,農獵。狩獵課程屬於農獵範疇,梁夫子安排這次室外課程,大概是期望檢驗自己等人的學業。
李白駒小時候就經常跟父親入山,隻是在外山打一些山雞等小型野味,也設置陷阱,收羅網子,倒是偶爾也有進過內山,但是從來沒有與狼虎做過對手,這一次既然是夫子課業,自然要認真對待。
李旭陽又說了一些入內山的事宜,柳氏就已經端著飯菜出來,一家三口默默的坐在一起吃早飯。
飯後,柳氏收拾碗筷,李白駒則跟父親換了一身獵裝,一起去村中祠堂集合,臨走時,李白駒好似想起什麼,回屋又把白大夫給的銀針包帶上。柳氏叮囑他們父子小心行事,她雖然人在廚房,卻也聽得到李旭陽的話,心中略微有些擔心。
李白駒跟在李旭陽身後,一起來到祠堂,李旭陽進了裏屋,李白駒就在祠堂院子裏等著,突然聽到一聲清脆悅耳的聲音:“白駒弟弟,你也去上玉行山?”
李白駒回頭一看,來人一男一女,男的身上背著一口大刀,威武雄壯,正是五弟李雲龍,女的腰間挎著一個箭袋,手中拿著一把獵弓,英姿颯爽,乃是李雲龍的姐姐,名叫李玄鳥。
如果您覺得《玉口金言》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b/92/92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