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魏國(6)(1 / 2)

找了半天,派出去了許多人,都不曾看見馮剛去了哪,魏瑜和孫襄知道大事不妙,立刻著人去港口那裏巡視,趙軍是不是來了,沒想到了去了的人匆匆忙忙跑回來說是趙軍已經摸黑打了過來,魏瑜和孫襄氣的破口大罵,知道這是被人擺了一道。

馮剛在白天散步的時候就把信鴿放走了,算算時間,趙軍應該快到了,於是借口出來,趁機跟著在魏軍中的探子一起躲在礁石附近,等到趙軍的艦船到了之後,就上船和眾將士並肩作戰了。

“馮都尉辛苦了,這次能偷襲成功,多虧了你在魏軍營中做內應。”元洵拽著馮剛上船後說道,當初幾人知道了敵我雙方對比懸殊的時候,就開始在想怎麼才能打敗對方,馮剛說了兩人是同門師兄弟的時候,元洵就覺得這個計劃可行。

隻是這個計劃的關鍵部分在於馮剛的意願,還要看他能不能做到,於是元洵定下來這個計劃之後,同馮剛有一次長談,知道他如今在這江夏的日子也並不好過,表麵看著好像晉國這些舊日官員對他戰戰兢兢,俯首帖耳。

其實為了避免晉國的官員被趙國貴族打壓太過,內裏一直都是李峰在做這個老大,所以晉國的這些官員不管馮剛下什麼命令,都是陽奉陰違,並且為了防止被清算的時候沒有退路,不少官員暗中還和魏國有聯絡,左右逢迎。

這也導致馮剛在這裏一直都是處處碰壁,趙王本就想著讓他在那裏整治安撫一番,讓晉國和趙國早日團結為一家才好,見效果沒有達到,難免對他的實力產生質疑。

馮剛還不能撤離了這裏,趙王親自給他的官職,還有叔叔的麵子在那裏,自己若是一直失敗下去,朝中眾人都會看著叔叔的笑話,當時元洵和自己商議這個計劃的時候,許諾事成之後把漢口這塊地封給自己,所以馮剛沒怎麼考慮就答應了這事。

作為大王重視的年青一代的第一將軍,又是王室貴戚,一旦打到北境,元洵肯定是要繼續往北進軍以完成趙國統一天下的夙願的。

“哪裏,還是要靠鎮北將軍的計策才能贏,否則的話隻是匹夫之勇罷了。”馮剛由衷的說道,這一招連環計,不可謂不厲害,漢口這一軍事地點,多少年來也沒南境人能打的過去,昔日晉國懼於趙國,本想往北擴充,就卡在了漢口,怎麼也打不下來這處易守難攻的地方。

如今趁著敵人酒酣正樂之際,揮軍打過來根本就是不給他們反應的時間,一路直到漢口的大本營,現在趙軍已經登陸,魏軍被打的節節敗退,魏瑜和孫襄見此,知道這漢口是守不住了,隻好帶著已經被打的丟盔棄甲的殘兵狼狽竄逃。

經過戰後幾天的清理,戰場上的屍體已經被清理的差不多了,漢口的百姓最開始麵臨趙軍瑟瑟發抖,見趙軍並沒有濫殺無辜這樣的事發生後,也就照常生活了,對於百姓而言,在這樣的世道,換個王,換個國,真的是太常見了,常見到不足以為奇。

等到一切安頓下來後,元洵就把佑寧接過來了,夫妻倆是要繼續往北的。李峰也順便護送佑寧過來了,還有魏國的細作,芊芊。

李峰這次隻是打掩護的名義上的領帥,所以戰事成了後,也沒想著自己會有什麼大功勞,再加上芊芊的事,提起這個李峰的腸子都悔青了,當時元洵把芊芊送給自己的時候,自己隻當是得了個能歌善舞的美人,後來知道身份後,一直怨恨自己不該好色。

晉國與魏國互有聯絡的事,趙國肯定是知道的,隻是苦於沒有證據,如今在這種關卡,元洵把芊芊送了來,萬一清算戰後的時候,把自己這個晉國官員現在的老大給砍了頭可是太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