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陰似箭,轉眼已經到建元三年春天。草原的天空一天天澄澈湛藍,空氣中漸漸馥鬱起甘醇的青草芬芳。亦如這洋溢在張掖綠洲上每個族人眉眼間的喜悅。金微閼氏懷胎十月一朝分娩,終於給赫連都隆誕下幼子。慈祥的父愛似乎撫平了赫連棱角分明的輪廓,縱使是馳騁草原莫敢不從的他,此刻也隻是一個喜得幼子的平凡父親。隻見他滿眼慈愛地端詳著懷中這粉雕玉琢的人兒——細膩白皙的皮膚、烏黑湛亮的眸子,粉嫩的小嘴,翹翹的小鼻子,像是經過雕琢一般,融合了金微和自己的所有優點。不禁道:
\"我赫連也是有子室的了!\"
喜悅之情不言自明。說著輕輕把孩子遞給立於身側的侍女,抱了去休息。轉身走到金微的榻前。此時,剛剛分娩的金微麵色漸漸紅潤,沒有了方才的不適,雖是虛弱,但滿眼是幸福洋溢的光彩。赫連看著柔弱的嬌妻,不禁動容地側坐榻邊,執起金微的略顯蒼白的玉手,溫柔道:
\"微兒,辛苦你了\"
\"王爺,臣妾何德何能,得沐王恩……\"說著便要起來行禮。赫連見勢忙輕輕扶正了金微背後墊著的虎皮,又讓她靠著別動,目光柔和道
\"微兒,你剛剛誕下小兒,身子虛,不必拘禮了\"金微霎時間隻覺得被幸福的感覺包圍,盡喜極而泣,緩聲道:
\"謝王爺,王爺可曾給孩子想好名字?\"
\"哈哈,這名字孤王是早就想好了的,就叫赫連渾合,好嗎?\"
金微緩緩頷首,煙波流轉,滿眼欣喜\"王爺起得名字自然是絕好的,\"渾合\"意為英雄,我們的孩子自然會像王爺您一樣,是叱吒草原的大英雄。\"
正在談笑間,帳外有侍從稟報道\"參見王爺,稟報王爺,有西漢使臣遊曆至此,聞王爺喜得王子,特來拝祝獻禮。\"
赫連聞聲即收斂了心神,掩去方才滿臉溫馨寵溺的顏色,轉而王者的氣派和莊嚴,起身微整藏藍的裘袍,挾起大紅的幔帷,闊步前廳。
\"著人以禮相待,邀其同賀…。\"
金微倚在榻上,目送赫連高大英挺的背影--他身姿修長、氣宇軒昂,王者氣派渾然一身。而他溫柔真實的那一麵卻惟獨給了自己,不禁心中無限溫暖安和。隻為了他,做什麼都是值得了罷……想著,卻覺得著實累了,眼皮沉重,不知不覺竟然睡著了。
右賢王的帳營內張燈結彩,侍者往來穿梭好不忙碌。夜幕一點點降臨,點點繁星漸漸抖落在湛藍的玉盤。隻有在這遼闊的綠野上才看以看得到這樣清亮的夜空吧,仿佛伸手就可以摘下穹廬中的星辰……立於賢王廂氈前的少年仰首瞭望,胸中一片浩瀚的誌向。他就是張騫。他是漢武帝得意的使臣,更是武帝的眼睛、武帝的腿腳、武帝的知己。
自建元元年以來,漢朝日趨強盛。世人常以\"秦皇漢武\"談論古來帝君誌向,可見此時雖然尚未及弱冠的劉徹已然不可小覷。宮圍朝野曆代紛爭,而年僅十九歲的他已然明誌\"攘外必先安內\"。匈奴貴族的強大日益成為疆域北沿的威脅。平定萬裏河山,必先知己知彼。武帝聽到有關大月氏的傳言,就想見識這外邦強國,又考慮西行的必經道路還處在匈奴的控製之下,於是公開征募能擔當出使重任的人才。公園前138年,張騫\"以郎應募,使月氏\"。武帝初見張騫,十五歲的少年意氣奮發立於朝堂,一身青衣素袍,樣貌雖顯文質,但眉眼間卻是和他年齡極不相襯的冷峻和睿智。親麵君卻王不卑不亢,談吐自如。看到此處武帝心中已然有了把握。或是年齡相近,這對君臣竟然把酒言歡聊了徹夜。談論治國之策、禮賢之道,處處無不相合。西行之路固然艱險,但武帝卻未賜張騫確實的官職,可見千古聖君賢臣都是應運而生,斷不會為了市井名利計較吧。若不然,像堂邑父這樣閑淡的智士又怎麼會甘心跟隨張騫,任由驅策左右,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