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真相(1 / 2)

宋懷友清了清嗓,不緊不慢將整件事講了一遍。幾個人聽的恍恍惚惚,要不是手裏還捧著玉璽,甚至以為是在聽一個和自己毫無關係的故事。直到結合他自己知道的那些,把整件事講完,仰麵朝天歎了口氣,我這才漸漸回過神來。

原來是這樣,我點了支煙,在腦子裏慢慢將整件事又串聯了一遍。

十九世紀末,慈禧太後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禁,康有為,梁啟超等六君子先後被殺,百日維新宣告失敗。

我雖然不是學曆史的,但這個大背景我還是了解的。隻是沒有今天這個錦文,我永遠也不知道除了六君子外,還有一個人被處決了,而且這個人也是維新誌士,他叫衛景秋。

此人思想激進,大智大慧,對當時的政治形式頗有見地,而且最重要的一點他是當時北京城數一數二的富商。光緒實行變革的那幾年,慈禧太後極力打壓維新派,尤其在經濟上,也給光緒給予了封鎖。可恰恰就是這個衛景秋,對光緒錦囊相助,暗地裏出錢出力,幫光緒辦了不少大事。不過與其他人不同,他同光緒的來往基本全是秘密進行,除了為數不多的幾個人外,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他這段經曆。

不過沒有不透風的牆,慈禧太後最終還是知道了。為了鞏固自己的專職,她在掌政初期就秘密設立過一個情報機構,叫“粘杆處”。宋懷友說,其實這個“粘杆處”很多人都知道,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隻不過沒人敢提。要說這個“粘杆處”,其實是她效仿雍正帝,在自己身邊設立的“血滴子”,裏麵的人隻為他負責,聽她調遣,有什麼事也直接向她彙報。

其間很多人都是民間術士,有的善於毒,有的善於蠱,還有的善於功,總之形形色色什麼人都有,隻不過這些人都是以各種身份隱藏在朝中和宮中,一般人誰也不知道,隻有她身邊的大太監李蓮英略知一二。

後來鏟除衛景秋便是動用了這幫人。隻可惜衛景秋老謀深算,早早就讓自己的妻兒老小逃出京城,並且隱姓埋名,躲過了此劫。

提到這兒,便與我之前經曆的那些莫名其妙的幻境聯係上了。什麼清兵追我,其實都是在追當時的衛氏後人,隻不過那些場景又在我眼前重現了一遍而已。嘖嘖……我吐了口煙,感歎陸丸甲不得了,他居然可以讓場景在一百年後重現,而且還他娘跟真的一樣。

“不過即便鏟除了衛景秋,慈禧還是不踏實,因為衛氏後人不僅聰明而且還很有頭腦,她十分害怕衛氏後人哪天會東山再起,倘若再冒出個官員勾結官員破壞朝綱,恐怕又要威脅到葉赫那拉氏的地位。隻是將死之人,其言也善。就在她感覺自己大限即將來臨的時候,最終放棄了趕盡殺絕的念頭,改用巫蠱之術牽製其後人。”宋懷友整了整身體,繼續說。

“後來他密招粘杆處的張祺瑞和胡康裕二人進宮,各賜玉酒一杯,並命張胡兩家世代相傳,秘密監視衛景秋後人,並告訴他們,‘可生不可商’,言下之意就是可以容忍衛氏子孫苟且偷生,但決不允許他們富甲一方。”

我點點頭,“沒錯,這樣一來就和麵具人最早和我講的那些吻合了。”我又掏出一支煙放在鼻子上聞了聞。“不過,慈禧又是怎麼對這兩個人下胎蠱的呢?”

“慈禧當然沒這本事,不過陸丸甲有。所以便用高規格將他請進了宮。”

“娘的,請他他就來啊!”胖子在旁邊嘟囔了一句。

“這些錦文裏倒是沒提。不過我推測應該少不了威逼利誘,搞不好還有欺詐。總之陸丸甲最後的確為慈禧在兩個人身上下了胎蠱,並且特意做了兩枚帶有璽蠱的鳳璽戒指賜予張,胡二人。”

雅靜從懷裏掏出那枚金戒指,自言自語道:“真沒想到,一枚小小的戒指竟然會如此凶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