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八百二十六章 諸子之上(1 / 2)

學無涯在稷下學宮,其實過的並不是太好,他哪怕身為螻蟻,依舊會被人踩踏。

畢竟在當時,稷下學宮百家彙聚,雖然各家聖賢都有道德,哪怕因見識不同爭吵,卻也不至於傷了和氣。

但百家麾下的年輕弟子,互相爭吵之時,難免會出現摩擦。

而到了最底層,彼此之間的爭鬥、糾紛、摩擦,那就在所難免了。

學無涯是老實人,所以被百家弟子呼來喝去,到處打掃衛生,替人跑腿倒垃圾。

對此,有人替他不平,但學無涯卻很平和,隻說了四個字“君子不爭”。

無人知道的是,學無涯在給百家弟子跑腿的空擋,也在偷偷的汲取百家的知識營業。

也正是因為為人熱情,諸子聖賢傳道之時,學無涯站在最下方,拿著掃把聆聽,其實也沒人會打理。

一個掃地的螻蟻而已,便是聽到了諸子講法,那又有能有什麼意義?

學無涯的資質,放在當時的儒家,隻能算平庸,但他能進階大儒,其實也是有實力的。

或許他比不上七十二半聖,也不如很多出風頭的大儒。

但他卻能聽諸子傳道,視野比任何一家弟子,都開闊了百倍!在海量的知識麵前,學無涯驚訝的發現,諸子的學說看似矛盾,其實也有很多想通的地方。

學無涯不夠聰明,但他卻很勤奮,每天聽課之後,都會點著蠟燭,在寢室內奮筆疾書,默默記載諸子的言論。

諸子思維的分歧,其實學無涯看不出來,也看不懂。

但諸子經常碰頭辯論,學無涯在一旁打掃衛生,也就聽出了區別。

一晃三年過去,孔聖離開了稷下學宮,返回中原,繼續周遊列國去了。

但學無涯卻沒走,而是留在了稷下學宮。

不是學無涯不想走,而是百家之中,那些常駐學宮的中下層弟子。

他們很多都去找關係,想讓學無涯留下來。

一個兩個也就算了,諸子百家的小領導,居然都去找關係,托人去儒家說請。

就這樣,學無涯這個人,正式進入孔聖眼線。

學無涯聽了三年百家傳道,氣質變得越發內斂,看起來越發的不起眼。

但孔聖何等人物,一眼就能看出學無涯,資質的確不行,能走到今天這一步,那已經是運氣。

雖說孔聖也知道,百家那些弟子,是想讓學無涯留下來打雜,這樣他們能偷個懶。

但孔聖也知道,學無涯留下來,繼續這種模式,比他離開更好。

雖說孔聖並不看好學無涯,卻也對他一番勉勵,肯定他走的道路,孔聖自然不會知道,他一番勉勵,讓學無涯很激動,變得越發的謙遜。

而後數年時間,學無涯都呆在稷下學宮。

每一年,都會有各家的聖人,輪流到學宮講課,而學無涯則一定站在一旁,充當雜役和仆從的角色。

學無涯雖然不起眼,但一晃多年過去,諸子都習慣了學無涯的存在。

廢話!一旦諸子講課口渴了,學無涯立刻將溫度適合的茶水遞上,時候拿捏絕對恰當好處。

若是諸子衣服髒了,學無涯立刻去洗,並殷勤的打掃衛生。

這樣一個貼心的奴才,諸子自然高興,也曾有聖賢動了帶走學無涯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