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秦君駟的詔令,便經由大良造府頒發下去。
在鹹陽的幾個城門口,都已經張貼出告示。
百姓們紛紛靠攏在一起,圍觀著官府的告示。
自從衛鞅在秦國變法以來,鹹陽以至於秦國的黎民百姓都已經養成了一種習慣。就是聚在城門口觀看告示,即便是目不識丁的百姓,也喜歡湊熱鬧,畢竟旁邊站著專門宣讀告示的官吏,或者人群裏也有識字的士子。
“二三子,你們聽好了!這是大良造府最新推出的兩條田律!”
官吏站在告示欄邊上,清了清嗓子,便道:“其一,是居住在農村的百姓不準釀酒、賣酒,田嗇夫及部佐應嚴加禁止,違反法令的有罪!”
“其二,駕車牛馬的飼料,過期兩個月沒有領取或發送的,都截止不再領發,向大田領取而未設固定帳目的,按其領取憑證所到日期發給,不得超過憑證的規定!”
“此外,民間不得私自釀酒。釀酒之權收歸國有,爾等酒肆、酒樓或者私人,可以前往官府購置酒水!”
“一旦發現有人私自釀酒,輕者抄沒家產,流放西陲!重者立斬不赦!”
“謔!”
聽到這官吏宣讀的告示,百姓們都不由得一片嘩然。
“大夫,官府為何如此之苛刻?居然要將釀酒之權收歸國有?”
“是啊!這是我等聞所未聞之事!實在是荒唐!自三皇五帝迄今,還沒有哪一個國家敢於將釀酒之權收歸國有,還禁絕百姓釀酒、賣酒的!”
“你們秦國是在壟斷啊!是在與民爭利!秦君這麼做考慮過後果嗎?”
看著底下一片嘈雜,百姓們發表著自己的看法,七嘴八舌的,台上的官吏倒是一點都不氣惱,而是十分淡定的回答道:“列位,都稍安勿躁!”
“爾等有人說禁絕百姓釀酒、賣酒,將釀酒之權收歸國有之事,確是古往今來未曾有過之策。然,凡事總有開頭!”
頓了頓,官吏又道:“有感於酒業紊亂,酒價不一,再者居住在民間的百姓私自釀酒、賣酒,虧空存糧,舍本逐末,君上這才下定決心,將釀酒之權收歸國有的!”
“此法令一下,立即生效!為期半個月之內,一應釀酒之器具,都當立即出售予官府,違者,後果自負!”
這條政令,是秦君駟堅持的,故而老百姓們反對也沒用。
還好,做生意的秦人著實不多,受害的都是來自山東列國的商賈。
對於秦國將釀酒之權收歸國有之事,商賈們是唾罵不已,但是又不能不接受!
少了點利潤,總比賠光了身家,總比掉腦袋好吧?
至於居住在民間的百姓,被官府禁絕私自釀酒、賣酒之後,雖然也有很多埋怨的話,但是也隻能遵守了。
商君之法推行這麼多年,秦人大多能做到奉公守法。
當然了,其中投機倒把,懷著僥幸心理的百姓和商賈也不少,最後被鄰居或者別人舉報。
等待他們的,將是流放或者處斬的命運!
在秦國推行這條法令的時候,秦君駟正在龍台召見大良造嬴虔,與大庶長嬴疾。
“公伯、疾弟,自衛鞅之亂後,我秦國之外憂內患仍舊不斷。國內老秦世族的勢力紛紛抬頭,寡人不得已,再次啟用老甘龍居於廟堂。內患如此,外憂更甚。”
秦君駟眯著眼睛道:“寡人適才得到的消息,魏軍正在侵擾我秦國河西一帶,攻克了幾座城邑。位於我秦國之北的烏氏、朐衍,位於我秦國之西南的氐人、羌人,都在蠢蠢欲動,欲一同出兵犯我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