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大家都知道他們當中絕對有大多數人以後過的很普通,可能就此消失在茫茫人海當中,但是沒有人敢去揭穿他們,去告訴他們,“別嘚瑟了,你以後有很大的幾率過的並不咋地,我當麵學習比你還好呢。”
沒有人敢這麼對高中的孩子說,因為他們想都不用想就知道他們會怎麼回複:“你自己不行並不代表別人不行,你也說了那隻是可能,我相信我的未來會無可限量。”
因為大家當麵也是那麼覺得的,如果碰到更年輕的自己,沒有人去蔑視他們,反而有點羨慕,因為他們至少還有一種東西叫做希望。
沒錯,他們的未來無可限量,他們所擁有就是那種有無限可能的希望。
楊小暖用了好多種方式來保存那段時光,照片是最常用的。
大學以後每次回家楊小暖總會翻翻這個相冊在當年的高中群裏聊上幾句。
慢慢的楊小暖發現當初無比熱鬧的群裏,開始有人退出了。
即便沒有退出的有些人的灰色頭像再也沒有跳動過。
當時的楊小暖還在想他們為什麼會這樣,當初那個大家庭可是真的親如兄弟姐妹啊。
後來張一喏也很少再群裏發言了,那個群漸漸地變了冷淡了。
冷淡的跟墳墓一般,裏麵埋著無法忘記的人。
後半句是張一喏說的,她在高中的時候談過一段戀愛,高考後就分手了,雖然張一喏從那以後對這段戀情閉口不提,也不讓楊小暖提,但是楊小暖知道張一喏忘不掉那個人。
後來好像是那個男生在大學裏有了女朋友,所以很少再群裏出現了,而那時張一喏把群給屏蔽了。
現在楊小暖開始理解他們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也沒有永恒不變的感情。
人這一生都是在不斷告別中走完的,有些告別並不是因為你們分開了,而是因為有了其他人人取代了。
在遇到陳封之前,楊小暖一直懷念高中,因為大學裏她沒有關係那麼好的朋友了。
她緊緊的抓著高中的友情,可是總有人會出現在她朋友的身邊,取代她的位置。
其實這才算正解,就應該這樣。
就像她初中時會跟一個同學放學一起回家,可是等換了校區後,她又會跟另一個同學一起回家,因為方便。
一起回家天天相處的久了,自然無話不說關係好了起來,這和上了大學和大學同學關係好起來並沒有什麼不同。
“其實早該告別了。”楊小暖輕輕說到,她現在遇到了陳封,開啟了新的生活,過去的日子再美好,也和現在無關了。
合上相冊,用報紙將相冊包好後,楊小暖用寬膠帶把相冊給封了起來。
再便利貼上寫到上了“高中時光”四個字後,楊小暖將相冊放進了儲物箱,塞進了最底層。
或許等個十年二十年以後,自己懷念青春時,還會再打開吧。
也隻有到了那時候,過去和現在對於自己才能夠有相同的意義。
至於現在嘛,楊小暖沒有別的想法,隻想過好當下,好好的去愛那個讓自己朝思暮想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