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聽了這話恨恨說道;“本宮的這個母後當真是女中豪傑,有本事的很。”
想要對付皇後談何容易,這麼多年了,他和太子明爭暗鬥,兩兄弟也互有損傷,可中宮皇後的位置一直都穩如泰山。
這麼多年了皇宮裏頭有想法的妃子不少,鬧事兒的也有不少,可偏偏皇後還穩穩的在他的中宮寶座上坐著,任哪個女人都沒有辦法把她從那個位置上拉下來。就可知道皇後也是不好對付的。
甚至太子的計謀有時都未必能比得過皇後,這畢竟薑還是老的辣,這麼多年後宮生活下來,這後宮之主也不是白做的。
東宮新加入的成員和他帶來的東西,暫且讓東宮裏的女人和孩子們有了喘息之機,太子妃對這個侍妾也是有所禮遇的,畢竟在這個時候他必須要保證東宮裏這些有名位的妃子和孩子們都能夠好好的活下去。
何況此事也證明東宮的鎖閉沒有他想象中那麼嚴格。
往日那動靜弄得跟要抄家廢太子似的,可到底母後開口求了陛下,陛下便開了宮門,放著人進來,還允許帶了許多東西。那是不是也意味著東宮上起還有喘息之機呢?
若是他們日後想想法子是不是可以讓東宮的鎖閉變得更容易些?
倒也不必跟坐牢似的,總是擔心吃穿用度,大人們倒還好,隻是這些孩子們若是受了半點委屈,便哭鬧不休的,有時真是令人難辦。
還有就是西邊那個有了身子的,也總是鬧個不停。雖說有了所以說有了身孕吃穿上確實略不精細了些,這大家到底都是這樣還是先緊著他的,他再鬧,這東宮上下也沒了法子。
畢竟如今可是今時不同往日,整個府上幾乎都在坐牢,隻不知哪一日陛下便下了旨,要將他們提出去砍了腦袋也是有可能的
隻是若真到了那山窮水盡的一日,那一日便是廢太子之日了,若是運氣差些,滿門抄斬。
若是運氣好些,也不過換個流放,但到底能撿回一條命。
隻盼著她可千萬別成為開國以來第一位被斬首的太子妃啊!
這幾日朝廷上似乎安穩了些,再沒有朝臣說起太傅之事,事情看樣子已經隨著皇帝皇後連番的表態被平息下去,可是,慕容逸軒總覺得如此倒像是暴風雨之前的寧靜,如此詭吊的寧靜,總有些令人心神不安,似乎有什麼事情即將發生。
事實證明,作為攝政王的直覺是很準的,這般詭吊的平靜,不過持續了三五日之久,便又有朝臣在朝堂上尚書,揭發太子買官賣官,種種不良之事,且似乎有備而來,奏折證據一應俱全,陛下一時盛怒幾個言官禦史都像是約好了似的一起通告此事,幾個人說的內容,並相互印證,這一下把皇帝氣得不輕。
立刻就退了朝,往禦書房中去。
皇帝在禦書房中召見了許多大臣,連番詢問不知說了什麼,受到召見的朝臣們紛紛三緘其口,隻知道傍晚宮門將要下鑰之時,陛下命增加了東宮的守衛,同時將太子由重華宮中遷回東宮,也就是說這回不光是關著女眷孩子,竟然太子也一起被關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