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一章 狼狽(1 / 2)

見他也終於開門見山,慕容翊軒瞧著他並沒有答話,隻是眼睛看向掛在牆上的一條馬鞭,接著說到:“齊大人這話就沒意思了,本王早說過不涉入這些皇子們的鬥爭,哪個最終得勝,那便是哪個的手段,可如今陛下尚且春秋鼎盛,幾位皇子便起奪嫡之心,尤其是你的主子。

表現的這麼明顯,且不怕重蹈廢太子的覆轍,如今卻要拉本王下水?本王才沒過幾日安生日子,你們禍害了別人還不夠,還想來禍禍本王?做的什麼春秋大夢?!

本王今日也把話撂在這兒,你們打皇位的主意與本王無關,可是,你和你主子打的那個主意 且放得遠遠的吧!”

這話說的實在不客氣,若是個麵皮薄的,隻怕要叫他罵的抬不起頭來,這齊大人素日也知道這攝政王的厲害,卻沒有親自領教過,沒想到這攝政王在戰場上是殺人的高手,在這京城之中也是個口舌之變的能人,這倒真是大意了!

原以為攝政王心中該自有打算,卻沒想到竟然是如此直白。

再說若要談事必然是你主子來與本王談!你算個什麼東西?馬前卒罷了,也敢來探知本王的心意,也不照著鏡子瞧瞧自己,有幾兩重的骨頭夠這麼折騰的!

上躥下跳,別還沒替你主子盡忠便叫陛下砍了腦袋,到時本王可救不了你!”慕容翊軒早年在戰場上,頗多武官習氣 對這樣的文官,其實心裏是極不齒的。

他們在外頭為國爭戰,一場戰下來多少。好兒郎都為國捐軀死在外頭,他們這些文官除了參還是參,似乎除了參就沒有別的事情可幹,還有些官員分明不懂邊關戰場之事,卻偏偏占著高位,明明需要出擊文官,卻讓防守一群,從來沒有離開過京城的文人,隔著千裏之外,倒指揮起軍國大事了。

他記得這位大人,永寧元年的探花,陛下欽點的。

原本他還有一節是遭人誣陷落了榜的,幸得陛下親自調閱了卷子,領點了他的探花,叫他走入仕途,可如今陛下尚且沒死,他倒是提前站起陣營來。

這心裏恐怕也在想著老皇帝什麼時候一腳蹬了死了,他主子方能上位,想想也真是令人不恥,若非陛下聖明,他不知要往何處去了。

如今非但不思陛下閱卷欽點的殊恩,卻偏作出這等一下犯上之事來,是看花郎呢做出那錦繡文章,這書都讀到狗肚子去了,連最基本的忠貞都不曾有了!

這樣的官員,要來何用?

當今陛下又又不是昏聵到不可救藥,又不是荒唐到了要清君策的地步,他們這是在做什麼呢?

所以說朝臣們戰隊在奪嫡之爭的時候不可避免,可是他這樣一個受過陛下大恩的人,卻在這時候做出如此不忠之舉,慕容翊軒打從心底裏就瞧不起他。

若陛下是有什麼事,若是別個在奪嫡之爭的時候站隊倒也可以理解,可偏偏他是陛下一手提拔起來的,如今陛下還沒到兩腿一伸要死的時候,他卻這般按耐不住寂寞。真是變節之人也。

這人向來是個文官,又自詡是探花,郎出生這麼多年來,一手錦繡文章是朝中少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