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爹走了(1 / 1)

林老爺子的病在這一年時好時壞反反複複,畢竟是87歲高齡的老人了,生命即將走到盡頭。<\/P>

<\/P>

林琪琪很的時候坐在家門口的板凳上納涼,聽鄰居老人們搖著蒲扇談山海經,老人家們多少有點迷信,每年地府有三次向人間大量“收人”:清明節,中元節還有冬至的前後。但凡家裏有生病的老人,隻要熬過這三個時節,就能多活幾年。<\/P>

<\/P>

她祈禱爺爺可以熬過今年冬至。明年家裏的新房子就要下來了,到時候帶著爺爺奶奶去看看新房子,還可以接他們過來住一段時間。<\/P>

<\/P>

這一年最辛苦的當屬汪愛琴。女兒勁椎病反反複複地發作經常跑醫院,她放心不下,堅持要陪同女兒一道去看病。有時候晚上看女兒疼得睡不著在床上翻來翻去,做娘的簡直心如刀割。下半年林老爺子的病情加重,林家兩兄弟都尚未到退休年齡,林父是老二,老大家去年添了個孫子,正是手忙腳亂的時候,因此照顧老爺子的重擔相對落在了二兒媳汪愛琴身上。有段時間汪愛琴幾乎每自己家、婆婆家、醫院三點一線來回跑,累得夠嗆。<\/P>

<\/P>

林老爺子在二甲醫院看診了一段時間不見起色。由於肝腹水導致肚子鼓漲如球,醫生卻束手無策,表示老人家年事已高,經不起折騰,不能采取抽水治療。林父林母眼看老人家麵色灰敗疼痛難忍,多次難受得自己動手要去拔氧氣管,心下不忍,叫了救護車連夜轉院到他們家附近的三甲醫院繼續進行治療。<\/P>

<\/P>

林琪琪看著父母每忙進忙出跑醫院於心不忍卻也愛莫能助,最多休息跑去醫院看看爺爺,給他們帶點飯菜之類的。汪愛琴心疼女兒難得的休息日耗在醫院,讓她趕緊回家休息。林琪琪也心疼母親,堅持留下來陪她話作個伴。<\/P>

<\/P>

病床上的林老爺子臉色晦暗神誌昏迷。林琪琪站在病床前端詳他的臉,突然就想到了時侯給她用花紙頭剪兔子做大紅燈籠的爺爺,幼兒園接她放學回家路過冰棍攤爺孫倆一人一支冰棍慢悠悠晃回家的爺爺,那個永遠對她笑眯眯的和藹慈祥的爺爺。原來不知不覺間,他已經這樣蒼老衰敗了。<\/P>

<\/P>

原本汪愛琴想找個“一對一”的看護人員減輕大家的負擔,沒想到醫院竟然不提供“一對一”服務,一個阿姨同時要照看好幾個病人。到了晚上,因為考慮到老爺子年事已高,大家都不敢托大,商量下來兄弟妯娌輪流陪夜。<\/P>

<\/P>

這輪到汪愛琴陪夜,她剛把躺椅放下來,查房的醫生正巧路過,客氣委婉地:“阿姨,我們規定不能擺放躺椅的,影響走動。要休息就在椅子上休息。”<\/P>

<\/P>

汪愛琴看夥子長相幹幹淨淨斯斯文文,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醫生啊,你看看床上躺著的都是7,80歲的人了,你再看看我們這些陪夜的,也都是5,60歲的老人了啊!你讓我們在椅子上坐一夜,我們也要吃不消倒下去的啊!”<\/P>

<\/P>

旁邊一群陪夜的爺叔阿姨紛紛附和稱道。<\/P>

<\/P>

醫生看看這一群都上了年紀的老人,搖了搖頭歎了口氣,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地走了。<\/P>

<\/P>

林老爺子最終沒能熬過這一年的冬至,他過世的那個月林琪琪正好上大夜班。那淩晨2點多補休,她躺在單位休息室的床上一反常態輾轉反側了好久才入眠,睡得迷迷糊糊間被手機鬧鍾弄醒了。<\/P>

<\/P>

她睡眼惺忪地爬起來,去茶水間的冰箱裏取出帶來的肯德基土豆泥,放在微波爐裏加熱準備墊饑。同時拿出手機百無聊賴地開始刷微博,一條微信推送發過來,是姐姐,微信信息隻有四個字:“大爹走了。”<\/P>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