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間,好多女同學圍著她,聽她很自豪地介紹:“這是我爸爸剛從廣州出差給我帶回來的,香港製造的呢。”
“哇”,一圈女同學羨慕地驚叫起來,其實年齡那麼的大家可能都不知道香港在哪,但是“香港”如雷貫耳。
二
跟美東又相遇是在二十一中,那會我們這個城市最好的中學是二十二中,因為離市政府近,所以市直機關的孩子們都就讀於二十二中,師資力量也最雄厚。但二十一中也是老牌中學,始建於1931年,原名“私立東炮台學校”,依山麵海,風景秀麗。
時至今日,二十一中已經是這個城市最好的學校,學區房是全市最貴的,除了曆年繼續給國家輸送了很多精英校友,也出了幾位名揚海內外的娛樂圈明星,尤其是“蔡爺”,所以學校更是名聲大噪。
七年級也就是初二的下學期,85年過完春節,我沒能再返校二十鄭而是稀裏糊塗被老爹給轉學到二十一中,美東應該也是那年轉學過去的。剛轉學到新學校,新班級,一切都是陌生的。沒有朋友。
還有一個令我情緒低落,比較消極的原因是突然轉學到了新班級,成了普通同學,不再是班幹部。
那時沒有網絡,沒有手機,交通不便,年齡又,原先的同學離別可能就是幾十年,甚至一生不見。
第一眼見到美東,他穿著一件帶拉鏈的卡其色夾克衫,當時是很時髦的。我馬上就認出他是我的學同學,他也看我麵熟,於是起“刀龍”,馬上進入熱聊模式。
盡管學不是一個年級的,但現在在一群陌生同學裏,也能感覺出彼此是最親切的,親近感很快讓我們成為好朋友。
那時城市很,學時美東是住在市府街,老城最中心,後來美東家因為躲遷搬去城市最西邊的孔雀台,當時二十一中算是在城市的最東邊,所以也很遠。當然現在城市擴大了差不多十倍。就不算邊了,成了市中心。
那個年代,除了住在校園附近的,同學們大多都是騎自行車上學,那時公共交通不發達,整個城市隻有9條公交線路。因為太遠,美東必須要坐公交車上學,每1路車從城市西邊終點站發電廠站坐到東邊終點站虹橋路上學。
美東中午不能回家,都是在學校食堂吃飯,我很羨慕他一到中午放學就拿起鋼精飯盒往食堂溜達的感覺,那麼從容不迫,而我要跟其他同學一樣,一窩蜂地跑去自行車棚,找到自己的車子,又一窩蜂地衝出學校,順著大下坡浩浩蕩蕩地往家裏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