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卷 第十八章:天雲朝堂(上)(1 / 2)

天雲大殿,百官齊聚。

夏季的辰時,天已大亮。而這恢弘氣派的天雲帝都,此時也已然到了上早朝的時間。

陽都內城,乃是皇宮重地。一般而言,所有除皇室宗親以及部分禁軍和宮女之外,其餘任何閑雜人等盡皆不可隨意入內。

其中,甚至包括於那些權傾一方的朝堂大員,也是不能。。。

平日裏,這天雲帝都之中,所有朝堂大員,皆是居於那外城之中。若無要事申請入宮,或無天雲皇帝的口諭令牌,那麼無論如何,都是不能私自進入這內城皇宮的。

而這每隔三日便有一次的朝堂早朝,便是所有在這陽都城中的“從三品”及以上官階的大臣能夠入得內城,麵見皇帝的機會。

當然,一些在內城皇宮之中所任職的要員,自是可以長留內城,不受其朝規所限製。。。

而說到這陽州官職,便不得不說一說這九州大陸的一些官製了。

九州大地,風土人情各是不同。而這朝堂政令,也是多有異處。

就以這陽州天雲帝國來說,其官職製度,便是與那北方的齊州,和那西方的秦州,都是大不一樣。。。

陽州天雲帝國,職官總共設立九部,分管帝國各大要職。

而此九部,則是幫助當朝皇室掌控著整個陽州天雲帝國的所有大小事物,無一遺漏。

九部當中,不乏一些名臣將相青史留名,被世人千古誦唱。

故而曆代,許多心中懷有誌向抱負的青年才俊,皆會到這朝堂之中,或考取一個功名,任職一方官員,曆練自己一番。或博取一個武職,征戰一方沙場,打出一個前程似錦。。。

而無論是文是武,若想入朝為官,皆是在這“天雲九部”的官製之內。

九部之中,所需人才包羅萬象,文武之道皆在其中。而這九部官場所管轄的範圍,則是真真的勾勒出了這一整片的天雲河山!

禮部,負責陽州天雲境內各大典禮、祭祀等事務,主抓風土人情,民意輿論。也負責那教書育人、置辦學堂、統一書籍、行醫救人、搭建醫館等大小事務。。。

兵部,國之武備重部。負責國之防禦,以及對外征伐。每日整備天雲軍隊,守國、征伐,包括科舉朝堂武者、招募陽州兵士等等事務,皆為兵部之管轄。

刑部,負責陽州境內所有刑罰政令。天雲國中,每郡縣鎮內的“知府大人”,皆曾在這刑部所磨礪過歲月。。。

工部,負責國家各地官辦建築,所轄工種最廣,所轄事務最多。工部需要時時跟進陽州境內各地百姓的民意報備,進行不斷改進。比如某地百姓若上書報備道路不通、或通行不便。工部便要在落實真實情況之後,立刻進行改進道路,讓百姓滿意。。。

自古有言,土木興建之製,器物利用之式,渠堰疏降之法,陵寢供億之典,此般種種,皆為工部所轄。

工部負責管理全國所有土木、水利工程,機廓製造工程,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可謂範疇極廣,故而用人最多。許多民間手藝之人,皆可以自身一技之長,到當地工部轄下機構謀職吃飯,討個生活。。。

吏部,負責管理國家幾乎所有四品及以下的文官調度。

陽州境內,所有四品及以下官階的文職官員,任免、考課、升降、調動、封勳等一切事務,皆由吏部所轄。

自古有言,吏部之責,掌品秩銓選之製,考課黜陟之方,封授策賞之典,定籍終製之法。吏部之轄,為朝堂之要,所以吏官之職,無論大小,都大多屬於油水極大的肥差。

故而……一些吏部官員,也常常受到刑部和偵部以及禦部的調查。。。

並且,吏部也同兵部、禮部,三部共同執掌另一“國之要事”。那便是“外交”。

天雲帝國對外之國事,皆要由那天雲皇帝下令之後,再由三部共同發力而至,方才能夠完善進行全方位的對外“行政”。。。

戶部,負責國之賦稅和定位國內各種職位之糧餉多寡。一切陽州境內,天雲國中的賦稅,都由戶部所轄。而天雲國內所有工種的最大糧餉收益和最少收益保障,也在戶部規劃管轄之內。

所有天雲國內王侯將相的疆土稅賦、所有財主大戶的田地稅賦、所有戶籍在冊的勞作稅賦、包括所有國內職位工種應該所拿有的俸餉多寡,以及所有的財政事宜,皆由戶部所管轄。

戶部掌財,其中所有大員,皆為天雲皇帝親選的心腹之士。。。

而在各個地方的戶部官員,則是每月皆會由禦部官員親自審核一次稅收賬目。這是規矩,更是律法。。。

禦部,乃是直接受命於皇帝的“權勢”部門!

禦部權柄滔天,真真可謂是一人之下,億萬人之上!

禦部之中,兼轄禁衛、伺察、邊軍、行政、刑罰等各部所職。有權查辦所有朝中大員,有權先斬後奏,有權清理任何威脅皇室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