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禦部之中,所有官員皆是選拔於其餘各部之中的優秀才俊。而那考核製度,也是九部當中最為困難的一部。
禦部之人,僅聽皇令,其餘一切各部,隻有對禦部官員的“舉報權”,卻沒有任何對於禦部官員的“處置權”。
甚至就連那在大多數百姓麵前,都能夠耀武揚威的“刑部”和“偵部”官員,也是對這“禦部”之人無可奈何。。。
偵部,乃是天雲帝國最大的情報部門。對內,負責徹查民情,掌握各地軍政要情。對外,負責調查各國大勢所有情報。並盡一切力量,去掌控天雲皇帝所需要的所有情報。。。
而且按照律法,偵部官員,對於大多事物,皆有先斬後奏之權柄。當然,這權柄比起那有著“禦前天官”之稱呼的“禦部”而言,卻是有著些許的落入了下乘。。。
庫部,掌管天雲國庫,所有戶部所收之稅賦,最終都將歸於國庫。而掌控這諾大一個天雲國庫的,便是這庫部。
庫部曆來都是皇親國戚所把持的官部。
而如今庫部之首,據說,正是當今天雲皇帝之母兄,當今天雲帝國的國舅---楚貫。。。。。。
………………………
禮部、戶部、吏部、兵部、庫部、禦部、偵部、刑部、工部。
此九部,乃是陽州天雲帝國朝堂行政機構之主體構架,統一聽令於那天雲皇帝的管製。
而天雲帝國的官員,級別從高到低,分為一到九品。
每品又分之正從,正位為主,從位為輔。
按照規矩,除非是有“禦狀“上訪,否則正四品及以下普通官員,皆不可立於這天雲朝堂的早朝之上。。。
不過按照書籍所言,九大內州,每個帝國都有著自己獨立獨行的行政機構和風土人情。
比如……自己表哥孫墨所去的那“秦州”的大秦帝國,皇宮之中據說還有著“宦官”的存在。
但這陽州的皇宮之中,可是沒有那類人的。。。
而根據書籍所言,那北地的齊州皇宮,據說能夠有資格上早朝的官員,皆是那“上位妖族”的後裔和那些功勳卓著的大員。。。
九州大地各族林立,風土民情盡皆不同。
但不得不說,每個古老而又強大的帝國,皆是有著一套屬於自己的,也都是十分成功的行政風格。。。
這些千百年來一直屹立不倒的龐大帝國,其國之智慧,其國之底蘊,皆有為世人所讚歎稱道之處。。。。。。
------------劇情分割線------------
皇宮大殿,氣勢磅礴。
武官在左,文官在右。
紅色的朝禮大毯,從皇台禦座一直鋪展到了大殿之外的百層宮階之下。
朝上官員,從三品及以上大員,共計兩百名。
文官百名,武官百名。
而再加上記錄於早朝所言重要文錄的文官小員,以及一些各部之中的在職修士,加上當朝一些所在要職的皇親國戚和一些特殊部門的要員。。。
林林總總,在這天雲早朝的朝堂之上,官員數量,已然過千。。。
而今日早朝,比起往日,更是多了一人。
此人在今早,剛剛任職於禮部。資牌官文,皆由禮部正一品的當朝大員“袁弘節”親手所趕製。
而據說此人官位,並非為從三品及以上官員,但卻依然能夠參加這天雲早朝。
眾人在好奇之下,不禁從當朝官籍之處和禮部之中多方打聽。。。
最終,眾人經過層層疊疊的關係情報之後,才得知此人原來是一特殊司部的新任履職官員。
封籙司,雖屬於禮部分司,卻並不屬於禮部之管轄。
此司專職刻符封籙,布陣列局。。。
此司之中,大多皆是身有修為的修士之人。而極少一部分的凡人官員,也是對於那符籙之道理解極深的學者。
據說此人,乃是那符籙之道中的佼佼者。故而以封籙司的特殊官職,以從六品的官位,便可立於這天雲早朝之上。。。
“宣!封籙司從六品·籙儀陣副使覲見!”
皇宮大殿,禦座下方,“禦前傳喻使”一聲中氣十足的宣喊過後,隻見一名穿著天雲帝國封籙司那特製官服的少年郎,從那百層宮階之下,穩步走了上來。。。。。。
(此章未完待續。。。。。。)
對本書感興趣的朋友們請加入本書《古道修途》書友QQ群:290786367????????????????????感謝大家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