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你們是對的,你們不僅僅是沒有錯,你們還是對的,是有意義的。”
寧采臣握緊拳頭,緩緩說道:“如果你們還有意識,可以看看現在的世道,草席裹屍,人竟相食,殺良冒功,妖魔當道。
死於新政的人,隻那一日,隻一帝都,但如今的世道,每一日,每一地,都有人枉死。
若一日血染,能喚來千秋太平,對他們不公平,但對活下來的人,對以後生活在這個世界的人,卻是一件好事。
所以活下來的人痛苦,但他們願意為你們立衣冠塚,讓你們下葬,因為他們希望能有像你們一樣的人,帶著去改變。
而現在,也有人在改變!
庶民揭竿而起,要那天下更易!
沒有人可以替他們原諒,所以你做的不是替他們原諒,而是替他們做他們想做,他們親朋要做的事!”
巨屍在搖晃。
江離抬眼望向山莊之外,那被他割裂的巨屍下半身,化作滾滾黑煙,再度衝入正氣山莊。
“天下龍蛇起陸。”
諸葛臥龍摸著胡子,喃喃道:“當初我..當初先生之所以扶持潛龍,未嚐沒有八君子前車之鑒。
這個王朝越來越爛了,如果說神宗之時,還有可能靠文人來改變,來中興,那先帝一朝,直至當今之世,便再也沒有這個可能了。
非得打破一切重來,或許才有一線希望。
就這一點來看,八君子之死,的確意義非凡,就好像那星火之開始,燒遍了整個九州。”
“成也君子,敗也君子。”
江離也在歎氣,八君子乃是身具浩然正氣骨的浩然修士。
如果他們不束手就擒,那誰也奈何不了他們,如果他們不自己有悔,他們依舊可以承浩然而去,不必畫地為牢。
但若非君子至此,如何正氣浩然?
寧采臣也是如此,書生寧采臣能貫徹正氣之道,成為正氣再起,是因為他是一個君子,而君子之後,便是完人至人聖人。
正氣之道,就是朝著這個目標而去。
可完人至人不可有虧,所以他就算想破天,也隻能是讓至尊垂拱而治,求群龍無首,天下大吉,再求書聲陣陣,人人如龍。
但無論如何,儒門聖人,豈能為帝?
感歎之間,下身黑煙滾滾而至,衝到寧采臣麵前。
八具棺材轟然顫動。
“何解?”
血色之字跡再度浮起,卻不再是一腔悔恨。
“我乃,通天博學士,諸葛臥龍!”
寧采臣拱手,長身而立,正色道:“臥龍既出,要做真龍!
如今至尊,有妖魔國師普渡慈航為助,請八君子助我,斬妖除魔。
而後,我將統禦兵馬,長驅直入,更易神器!”
跪倒在地的書生寧采臣眉頭皺緊,但沒有出聲。
如果八君子還是活著的八君子,那他們一定會斥責寧采臣大逆不道,君為臣綱,豈可謀反。
但如今的滾滾黑煙,卻隻是為贖罪而來,所以黑煙隻是遲疑。
“一朝拔劍,便是蒼生劫難。”
“一日之劫難,勝過永久之劫難。”
自承諸葛臥龍,擔負因果加身的寧采臣依舊沒有遲疑:“若再不拔劍,或許明裏不見人頭滾滾落,九州卻是處處枯骨生。
我胸無大誌,因私心而起義,但私心人皆有之,我想要的世道,就是人皆可有私心,但私心的前提,是活著,我要的,是更多的人活著。
集寶齋之人要活著,鄰裏鄉親要活著,九州萬民也要活著,活著,才能各有心事,成紅塵萬丈。
都說一朝英雄拔劍起,便是蒼生十年劫。
可若無英雄拔劍起,蒼生何止十年劫。
若因此止步,才是蒼生劫難。”
滾滾黑煙湧動,棺材血字消散。
被定住的巨屍上身,也轟然破碎,化作黑煙。
八具棺材,停止顫動。
兩股黑煙,凝成一股,盤旋在寧采臣的頭頂。
江離抬頭望去,書生寧采臣頭上有浩然正氣,錦繡文章,寧采臣的頭上有黑煙滾滾,萬民罵語。
兩個寧采臣,終究各有所持,也各有目標。
一個求群龍無首,垂拱而治,而後天下,人人如龍,一個卻隻要人皆可有私心。
反倒是高下難判。
無論如何,兩人手中都有了劍柄,一柄劍在長安,是劍仙與大家之名,聚攬而起,一柄劍也在秦地,是昔日闖王高順祥之軍馬。
兩人皆藏劍待發,待劍鋒成就,拔劍而起,來說英雄。
說英雄,誰是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