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一個一個綁柿子的感覺,很像是元宵節的時候,我和爺爺在家掛燈籠。”
“啊?什麼家庭啊,燈籠掛這麼多個?”一位觀眾顯然是把之前的觀眾認為是大戶人家了。
“我們家是賣燈籠的。將燈籠掛在一塊板上,過節前夕拿到街上去售賣。”
“那這麼說,也挺像我們元宵節的時候幹的事情:我是廣場的管理員,過節的時候,我們就要拉繩子掛燈籠。”
夏傑的動作,讓直播間的兩位觀眾表示同感。
很快,夏傑就已經將第一根繩子綁滿了柿子。夏傑站起身子,將繩子拉開,讓觀眾看的更舒服一些。
真的就如同夏傑所說,像是一個個火紅的燈籠似的,顯得十分的喜慶。
“真是賞心悅目,火紅的柿子被一個個串在繩子上,圓滾滾的,真的給人過年的感覺呢。”
“很期待這些柿子串完之後,被掛起來的場景。對了廚神傑,之後你打算將柿子掛在哪兒?”有觀眾詢問夏傑。
“柿子需要曬夠時間之後,才能夠製作成柿餅。我打算掛在院子裏向陽的窗上,這樣才能保證柿子能夠得到充分的日曬。大家可以選擇其他向陽的地方。”夏傑回答觀眾的問題。
“掛著窗台上嗎?這樣豈不是一打開窗,就能夠看見這一串串火紅的柿子咯?感覺不錯啊。”
“我仿佛看到了夏老師的院子又多了一處新的裝修。”
“哈哈,用晾曬掛滿柿子的繩子,作為一處新添置的裝修,不錯的想象力!”
“有些地方,晾曬辣椒的時候,也是掛在向陽的窗台上,也很好看呢。”
“給院子增添火紅的色彩,算是為迎接新年做準備。看來,農家生活的確是豐富多彩啊。”
“那可不是,一石二鳥:既能夠晾曬柿子,又能夠豐富院子的色彩。”
夏傑點了點頭,算是肯定了觀眾們的想法。
每到豐收的季節,不僅僅是夏傑這裏,華夏的山村基本上都是這樣的場景:地上曬著的穀物、窗上掛著的果蔬和臘肉,無不是農家生活的豐富色彩。
終於,果籃之中削好了皮的柿子,都被夏傑綁在了細麻繩上邊。
將串滿柿子的細麻繩掛在了趙燕子所住房間的窗台上,以及夏傑自己平時休息房間的窗台上……向陽的窗戶,都被夏傑給掛滿了。
頓時,整個院子多了不少火紅色的“燈籠”。
等到夏傑做完這些,林洛瑤和趙燕子也結束了拍攝,回到了夏傑的院子之中。
一回到夏傑的院子裏,兩位姑娘就被整個院子掛上的柿子吸引了目光。
“真是活久見,這農家的院子,居然也能如此漂亮。”趙燕子發出了驚歎。
在趙燕子的印象之中,農家的院子應該是和小時候自己印象中的一樣:土灰色的牆,木製的門窗,一切都是有些灰色的色調,看起來有些沉悶。
之後偶爾的過年過節,才會有一些紅色的對聯、燈籠掛出來。
雖然夏傑的院子會好一些,多了竹子製成的家具以及門窗,顯得更加雅致。可還是沒有像城市裏的房子那樣,有各式各樣的顏色。
像是趙燕子這樣的年輕姑娘,喜歡鮮豔的顏色,是很正常的事。
可現在看著院子裏掛滿了火紅色的柿子,和自己印象之中的農家小院,可謂是天差地別了。
“每當到了豐收的時候,大家多少都會在家裏晾曬今年的農作物。”夏傑笑著跟好奇的趙燕子解釋道。
“原來是這樣。可能之前我都是在除了秋天之外的時候回老家的吧。”趙燕子恍然大悟。
“對了,燕子、洛瑤,今天照片拍攝得順利嗎?”夏傑對著兩個人詢問道。
“簡直太順利了。你的院子、臥牛村的青石板路都十分貼合服裝和人物。明天咱們再進山,就能夠完成拍攝任務了。”林洛瑤回應夏傑,臉上露出一副釋然的笑容。
和趙燕子合作,遠比自己想象之中的容易得多。
這位爽朗大方的東北姑娘,在很多情況下都能夠很好地調節自己,配合林洛瑤的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