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8、同道中人(1 / 3)

“也是,估計夏老師您不怎麼關注新聞吧。是這樣子的,您的‘福祿壽轉心瓶’,已經在我們下一季《華夏寶藏》的名單之中了,既然咱們好不容易來到臥牛村一趟,就順便一起拍了。”徐達達笑著對著夏傑解釋道。

徐達達跟著還特意說明了,此時“福祿壽轉心瓶”在京城文化博物館之中的火爆程度,以及國家相關單位對於這一件作品的重視程度。

因此,夏傑此刻也算是“國寶創造者”之一了。

聽到這話,夏長江頓時眉開眼笑,仿佛比自己獲得榮譽還要開心。

“小傑你出息了呀,啥時候偷偷做了個國寶,也不通知爺爺一聲。”夏長江拍了拍夏傑的肩膀說道。

“爺爺,我哪知道還有這一茬啊。”

夏傑坦然說道:“要是我知道的話,肯定不會瞞著您呀。”

“兩位可真是如同視頻和直播之中那樣,都是淡泊名利、傾心山野的高人啊。”徐達達在一旁忍不住讚歎道。

幾人聊了一會兒之後,徐達達的同事們已經將設備方麵的事情處理好了,朝著這一邊比了一個手勢。

“好,我知道了。”

徐達達看到了手勢之後,對著夏長江說道:“夏老爺子,咱們開始采訪了,您還需要時間準備準備麼?”

“還準備個啥啊,我就是喜歡你們節目展出的國寶,才因此做的木板雕刻,要是說發表感言啥的,我這也不太會說話啊。”

夏長江搓了搓雙手直接說道。

這番話倒也不是在客套,而是確實並不擅長表達一些漂亮話,尤其是在鏡頭麵前。

多年的山村生活,讓這一位老人已經習慣了樸素的表達方式。

“沒事兒,咱們問啥,您就說啥就可以了,之後我們會把提問說出的問題給剪掉,這樣看起來,就像是您獨立完成了一輪演講了。”

徐達達對著夏長江開口說道。

聞言,夏長江點了點頭,算是同意了這樣的采訪方式。

“好,各部門就位,我來客串一下主持人,三、二、一,開機。”徐達達跑出鏡頭之外,對著院子裏各個攝影師說道。

終於,錄製開始。

“是什麼契機,使得您想要製作關於《千裏江山圖》的木雕呢?”徐達達在鏡頭外邊詢問道。

“當看到央視的《華夏寶藏》的時候,我就被《千裏江山圖》的美麗所吸引住了,加上我本上就是一個木匠,就想要嚐試嚐試。”夏長江對著鏡頭說道。

確實,夏長江也正是因為《華夏寶藏》的播放,才認識到了《千裏江山圖》,加上節目對於國寶有價值的宣傳,因此也讓他了解了更多關於《千裏江山圖》的事情。

畢竟,夏長江也沒有去過京城文化博物館,雖然和曲雲霄見過麵,但若是沒有《華夏寶藏》這一檔節目的話,恐怕也難以見識到這一副經典的寫意山水畫。

“很好,夏老爺子您的狀態不錯啊,下一個問題:在製作《千裏江山圖》木板年畫的時候,遇到了什麼困難麼?”徐達達對著夏長江詢問道。

“困難很多,光是能夠將這一副《千裏江山圖》還原成線稿,將線稿印在木版上,都花費了不少的精力。之後的雕刻,比起一般的作品來,所要花費的精力更多了,幾乎是每一個線條,都需要全神貫注……”

一說到自己擅長的木雕領域,夏長江便像是打開了話匣子似的,都不用徐達達引導,自己就已經滔滔不絕起來。

對於夏長江的訪談十分順利,徐達達一行人,開始拍攝起《千裏江山圖》的木板年畫來。

在徐達達的眼中,麵前的這一個《千裏江山圖》母版,原本寫意山水畫之中虛虛實實的線條,被夏長江用工筆完完全全代替了,雖然少了之前的朦朧寫意,但是卻多了幾分真實感。

畢竟,相對於完完全全隻是平麵的畫作而言,現在的木雕,最起碼還是浮在木板上的,顯得更加高級了一些。

徐達達越看下去,對於夏長江的敬佩之意就越濃。

不僅僅能夠完全理解原本難度就很高的《千裏江山圖》,還能夠將其轉化、雕刻出來,這樣的藝術造詣,已經堪稱華夏當代藝術界的典範人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