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久遠的記憶(1 / 1)

湘北!加油!湘北。。

禦天午睡剛睜開眼睛,腦海裏還浮現小時候看的一部籃球漫畫的內容,女主一個好友在全場對手啦啦隊的觀眾席上喊加油的場景,好空曠!好茫然!好安靜!

往事不可追,陳亦迅的“十年”已經不能形容此刻心境,大概三首歌的時間跨度,那是恐龍時代,原始、奴隸、封建社會和現在的三個時空。

2000年元旦節,禦天十七歲,雨季初至,花季已逝。常德是洞庭湖畔一座美麗的城市,市中心位置萬琦天橋是剛建成不到三年的全鋼結構人行天橋,連接朗州路和洞庭大道。北家南校東門麵。

一個穿著CD市一中天藍色全套校服臉上無精打采男孩的走上天橋,這個稍顯單薄大約170CM出頭的男孩正是禦天,他正推著鏈條掉了的黑色變速自行車走在天橋上,高三上學期眼看就期末考試,今天測試成績才451分,150分的試卷平均分剛過90。班主任李老師非常嚴厲,帶的上一屆高三班,有個男學生185CM身高體育特長生,因為上課睡覺,被老李從教室拖出來,課桌椅都從四樓丟出去。這次自己成績雖然馬馬虎虎,剛好卡在及格線,也挨了老師一頓臭罵!至於連平均分都沒及格的二十幾位同學那就更慘了,請家長!尼瑪,這是最痛苦的事情好嗎?幸虧考前突擊了兩天,剛剛壓線的感覺實在太刺激,不用請家長的待遇暗自慶幸老天爺沒拋棄我。

頂著呼嘯的北風,走了差不多半個小時,總算到家了。推開家裏的拉閘門,把自行車停在院子裏,然後打開吱吱響的木門,燈都沒開,看來媽媽和爸爸都不在家。禦天還有個妹妹正讀高一,單名一個研字,是個很懂事的女孩,今天她班上搞合唱彩排,明天到長沙比賽,晚上睡到省城。禦天穿過客廳走到餐廳,看到餐桌上用罩子蓋了幾個菜,還有張紙條和一百塊錢。“天兒,我和你爸到老家縣城去了,幺外公住院我們去看他,錢省著點用!”

看著空蕩的房間就自己一個人,禦天吃過晚飯後看了會老師發下來的試卷,睡前又檢查了下門窗,木門下角的鐵合頁變形了,看來隻能明天找人來修。躺在三樓自己房間的床上,禦天的思緒飄到很遠很遠。

他的家裏有四層樓,雖說麵積隻有七八十平方,好在是聯排別墅,在這個年份屬於標準的富人區。紫橋小區這塊以前全是野生荷花地,後來主城區搬遷的一批人集中在這一塊修房,禦天的父親方震93年花了十多萬買下了這棟房子。作為八十年代就開始在外打拚的方震深知拳頭大就是硬道理,敢打敢拚的性格使他主動辭去了教師的工作,後來又到鄉鎮企業經營采石廠,90年代涉足建材和裝修,帶著一兒一女從農村到城市,好不容易才在常德站住了腳。由於夫妻兩人都低調做人,踏實做事,生活質量一步步往上走,方震成為全市第一批用上大哥大的人,兩三斤重的家夥,三十多公分長,加上天線將近五十公分,出門談生意拿著它就是排麵。九十年代初的萬元戶都很少,而一個大哥大花了三萬,一般人有錢還買不到。生意一直順風順水,直到九八年福建商人進入市場,競爭越來越大,建築和裝飾行業利潤小了很多,從將近壟斷市場到現在薄利多銷,賣方市場慢慢轉為買方市場。

而緩緩閉上眼的禦天,他的夢境亦漸漸展開,那是一段塵封久遠的記憶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