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逃出生洲(2 / 3)

“就怕沒有這機會。”張三接口說:“進城就被扣押怎麼辦,連主將的麵都見不到,如何擒他?”

秦毅沒言語,他還在默默回想著師父吳先生在信中說過的話,正是因為信任吳先生他才敢於冒險逃到此地。

“毅兒,今日見書已知你駐軍叛城之下,做好了隨時去往元洲的準備。你所說的難關在於永定城,但為師以為無須擔心,近江院主既然給你留好了退路,則他也定能想到這一點,永定城就是生機所在,望你善加留意,早日安全抵達廣漠國後再談。”

照師父的意思,永定城守軍當中也有近江道長的布局。原先秦毅想不到會是什麼,但此刻對照楚琪的書信,他認為很有可能也是哪一位將領,會遵照道長的遺命幫助自己脫困。

念及於此,秦毅很快想到一個辦法,他讓張三和王福化裝潛入永定城中,王福帶著楚琪的信物,但先不去找副將,而是由張三直接麵見守將。

因為秦毅早已從儲計那裏了解到,這名守將正好是承明劍宗出身,也許他就是近江道長安排好的接應之人。

不得不說,這一次吳先生是百密一疏,他失算了。他憑借自己的縝密來揣度近江道長,以為永定城中必有解決關鍵問題的鑰匙,是啊,連北方的叛亂都設計好了,又怎會想不到秦毅逃往廣漠國的最後一道門鎖?

然而跨國通信就是這樣,人們無法麵對麵地交流,也就無法把握住許多關鍵的細節。

近江為什麼不直接告訴秦毅鑰匙在哪?甚至就連計劃的本身都隻托付給了儲計?

這不過是他對公孫義戰敗後可能危及秦毅生命所做出的防範措施,希望秦毅能夠借平叛躲在北方,或者立功保命,或者給比香國留出足夠的救援時間,而近江又豈能料到公孫義會死?料到秦毅要逃往元洲?根本沒有所謂的鑰匙。

傍晚時分,張三和王福帶著六名影門好手,裝扮成普通貨商的模樣就離開隊伍進入了永定城。

此時距離南門關閉已不足半個時辰,而永定城的其它三門幾乎是從不開啟的。

一進城中二人便即分開,王福會躲起來等著張三的消息,張三則是帶著近江短劍去試探巨闕軍的主將,也就是永定城的守將。

那名主將早就接到了陳東升的命令——見到秦毅便即刻扣押,如果難以生擒,處死亦可。因此,張三所麵臨的將是一次有來無回的試探,對方會從他的身上問出秦毅的下落。

當天永定南門關閉時的情形大致如下:秦毅帶著兄弟班在城外隱蔽起來,張三獨自走向駐軍營地,而身後常貴帶領的一萬追兵距離永定隻有不到半天的路程……

陳東升當然已經帶著大軍南下回國了,公孫義新喪,生洲聯軍潰敗,這一係列消息接連得到證實,幾大掌門的心思早就不在秦毅身上,而且永定以及周圍城池都已恢複聯絡,秦毅不可能再離開靈根國,早晚會被常貴剿滅。

張三走近巨闕守軍的營地,因為秦毅把寶押在了吳先生和近江道長的身上,就讓他直接去找主將說明來意。

張三走著,腳步卻不覺放慢,他看見守衛營門的衛兵正有兩名朝他走過來……

沒來由地感覺到一陣心悸,張三忽然恐懼得毛發都直立而起,他瞬間就意識到了,自己將要去做的是一件多麼危險的事情——如果被拒絕,那他就再沒有機會離開這座軍營。

完全出於本能的驅使,又或者冥冥之中有位手眼通天的神人在暗裏點撥,當兩名衛兵迎上,詢問他來曆的時候,張三違背了秦毅的命令,“我是梁南越門主派來的使者,快帶我去見將軍。”他說。

衛兵不敢耽擱,很快就把張三帶到主將麵前,而主將也是毫無懷疑,熱情款待了他,並明確表示接到的命令準確無誤,隻要秦毅一來永定城就是插翅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