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4章 亂戰西域(1 / 3)

相比其他幾個戰區,盡管其他幾個戰區已經夠混亂了,卻遠遠沒有西域戰區更加混亂。這是因為西域戰區擁有十五個國家,而這十五個國家又往往同時跟好幾個國家相鄰。就算鄰國最少的樓蘭,也同時鄰接車師、鄯善、高昌三國。其他國家就更加不用說了,最多的有同時跟七個國家相鄰。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國家每前進一步,都將意味著更多的挑戰。而大聯盟在這裏,也照例剔除掉所有鄰國,把這些鄰國和當前的國家都算作敵人。各方在西域展開混戰,以大聯盟的實力為最強。但也有特殊的,例如樓蘭,在被張魯陣營招安之後,就掌控了絕對的優勢。

曹操陣營和我同時派出了使者出使樓蘭,曹操陣營給出的條件是樓蘭將受到大漢的保護,曹操陣營也會幫助樓蘭在西域戰區占據先機。而我給出的條件,同樣是樓蘭將受到大漢的保護,張魯陣營也會幫助樓蘭在西域戰區占據先機。同時目前在我手裏的寒州和羅州雖然依然歸我控製,但在歸屬上依舊是樓蘭的領地。

兩個條件一搬出來,樓蘭王的選擇自然不言而喻。曹操陣營在西域自身難保,根本就沒有保護樓蘭的力量。到時候反而把樓蘭拖下水。而張魯陣營對於樓蘭的保障則是非常現實的,因為張魯陣營已經絕對控製居延山,整個寒州和綠洲村都在張魯陣營的手裏,大兵隨時可以壓境。同時,羅州的領地也都在張魯陣營手中,雖然羅州境內有著很多大聯盟兵力,但在沒有係統領地和係統領土支撐的情況下,這些兵力都是秋後的螞蚱,蹦躂不了幾天。而更加重要的是,原本在樓蘭名下的寒州和羅州被我占據之後,現在已經是張魯陣營名下的領地。隻要加入張魯陣營,至少名義上這兩個州還是樓蘭的。無論從哪方麵來考慮,樓蘭王都決定跟張魯陣營合作。至於曹操陣營,自顧尚且不暇,根本就不用理會。

樓蘭加入張魯陣營,是以承認張魯陣營為大漢正統的前提下加入的。也就是說,樓蘭國還是獨立的,但將跟隨“代表大漢正統”的張魯陣營。想來想去,張魯陣營跟大漢正統好像八竿子也打不著。不過樓蘭也有說辭,大漢最早的都城是長安,所以樓蘭王隻承認現在控製長安的張魯陣營為大漢正統。雖然強詞奪理,但我不在乎。其他人倒是很想在乎,卻得有那個實力。

目前來說,張魯陣營遠在千裏之外,所以跟樓蘭王的合作,實際上都是我這個寒州和羅州兩州之主的事情。樓蘭王說的張魯陣營,其實嚴格點來說,就是指我。畢竟我才是看得見的張魯陣營,樓蘭王要的隻是這個。用樓蘭王的話來說,隻要是合理的號令,樓蘭王不會咒一下眉頭。這也就意味著我隨時可以調動樓蘭王的兵力。不過在目前的情況下,樓蘭王的NPC兵力還是留在家裏防守比較好,拖出來就是給人家群毆的,得不償失。最好樓蘭王還是在我軍基本控製局勢之後,再出來作戰。

但樓蘭加入張魯陣營,調動樓蘭的NPC兵力隻是附帶好處。真正的好處還是張魯陣營和樓蘭陣營由此合在一處。這才是目前最需要的。迄今為止,也隻有張魯陣營先是合並了張繡陣營,然後合並了樓蘭陣營,相當於擁有了三個陣營的玩家及其兵力。這意味著張魯陣營目前已經擁有了全世界10%的玩家,兵力方麵,就更是不用說了,漢中幫的兵力,本身就非常雄厚。同時還有雍州、樓蘭和南陽三個地方的係統NPC兵力可以調動,這可是目前最重要的權限。隱隱然之中,張魯陣營的強大已經可圈可點了。尤其是樓蘭陣營原來在各處擁有的玩家領,現在也歸入了張魯陣營,無形中微妙地影響到了各地的力量平衡。

而我在整合了樓蘭陣營之後,首先在雍州、南陽、羅州、陰山采取主動,利用這些新增的兵力,以及他們此前占據的交通要道,迅速地攻占了各地的一些戰略要地,將很多大聯盟兵力孤立起來。而造成的結果就是,這些大聯盟兵力不得不投降。甚至就連倭國玩家,也在這些地方暫時改變了決不投降的立場,直接投降了事。倭國玩家的意圖非常明顯,既然在這裏掀不起大浪,還不如把兵力投入別處,再徐圖大舉。沒有大聯盟在背後的支持,倭國玩家現在也不願意盲目出兵了。否則就是白白損失兵力,卻達不到應有的效果。

但如此一來,很多成片的領地和土地也就這樣被張魯陣營徹底掌控,將張魯陣營的大後方進一步擴大了。而且一些小地盤的掌控,也讓一些比較大的地盤處於尷尬的境地,大聯盟失去了跟其他地方的聯絡,這些地盤上的生存空間正在被壓縮。而張魯陣營卻可以從容調來優勢的兵力,一個個解決掉這些地盤上的問題。當然,在這麼大的地盤上,大聯盟是不會輕易投降的。他們必須選在張魯陣營的大軍將到未到的時候才投降。這樣,他們既保存了自己,同時也牽製了張魯陣營的兵力,延緩了張魯陣營發展的腳步。

對此,我當然是心甘情願上當。隻要後方能夠穩固,這比什麼利益都來得牢固。先要確保碗裏的,才有資格去看鍋裏的。無數大軍正在向各片大地盤運動,就等著接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