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如果他朱高燧去找,何福的外甥女也仍然還是他的,甚至朱高煦都得被訓斥一番,再也不會有爭奪太子的能力。
不過呢……
朱高煦跟他保證,可以幫他拉幾萬百姓,隻要把何福的外甥女讓出來就可以了。
而且,那個女人的父母都答應了下來,也就是說,這件事就算最終被他依舊帶回了原路上,他的名聲也就毀了。
所以,朱高燧沒去鬧騰,默默地就承受了下來,得到了朱棣的關愛,以及覺得他軟弱的評價。
順帶一提,何福到底是誰,為什麼會讓朱高煦冒天下之大不韙來搶女人呢?
這個何福,其實也算是一個傳奇人物。
他曾經跟盛庸等人一並伐燕,也就是朱棣,失敗之後逃回了南京。
到朱棣繼位的時候,他幾乎是戰戰兢兢的。
不過呢,出自他手下的將領實在是太多了,廣闊到寧夏、山西、陝西、河南一帶。
這種人朱棣自然是要拉攏的,因此口頭上就約定了要結一個兒女親家,挑選的是最不可能成為太子的朱高燧。
順便,命他鎮守邊陲,任命為總兵官,並授征虜將軍印,統轄寧夏、陝西、山西、河南一帶的兵馬。
瞅瞅,這麼大的勢力,要是在亂世,何福恐怕會是諸侯級別的大人物,但現在是治世,所以他很慌,生怕用兵很強的朱棣會打他,因此自朱棣入京就卸了所有官職。
當然了,另外一邊的邊陲各地,則是都傳來了造反的聲音,朱棣自然不能不用。
但是朱高燧很清楚的知道朱棣是個多麼狠辣的人,等何福什麼時候沒用了,他估計也就離死不遠了。
至於朱高煦?
他怕是開心的要死,有了這麼多的力量加入,基本就算跟朱高熾有了較量的機會。
不過與此同時,朱高燧卻得到了他的許多承諾,包括但不限於幫忙運送百姓,以及工匠,軍隊是不可能的,朱高煦也不敢。
所以他覺得,這個口頭約定放在朱高煦的身上,對朱高燧而言也不見得就是什麼壞事。
好處的看得見的,壞處也是看得見的。
……
經過五天四夜的漂流,朱高燧的船隊,來到了琉球國外(衝繩、奄美等群島)。此時的這片群島,三山時代已經即將結束,各島嶼也都即將開發,人口已接近五多萬人。
當島上的三山國王得知大明趙王來了之後,見到海盜陳祖義都要納貢的他們,立刻就過來朝拜了。
“你就是承察度的叔父汪英紫嗎?”
朱高燧帶著護衛下船之後,過了許久才逐漸適應了腳下的這片大地,對著一個中年人便發出了質問。
承察度,是曾經南山國的國王,他死了之後,叔父汪英紫繼承了王位。
瞅瞅,是不是跟大明發生的事情一樣?
這就是一個良好的借口啊!
汪英紫跪在地上,顫抖著道:“是,是,不知趙王陛下……”
“混賬!”
朱高燧直接打斷了他的話,怒斥道:“要叫殿下,陛下乃是本王的父皇,念在你是蠻夷,不通王化,本王這次不跟你計較,但之後若是再敢亂叫,小心我拔了你的舌頭,將你一刀刀刮了!”
“咱們這位趙王,好像有點不對勁?”柳滸瞥了一眼薛源。
薛源點點頭,回了一個眼神:“你也看出來了?”
柳滸不爽地晃晃腦袋,不屑地瞥了薛源一眼:“傻子都看出來了!”
“我們怎麼辦?”薛源有些發愁,目光閃爍地表達著一個很重要的信息:“父親沒說過,咱們會不會被坑了?”
柳滸擺擺手,示意不要再做眼神交流了:“聽話就完了,反正好處咱倆是不會少的!”
兩人眼神交流完畢,又看向了眼前的這一幕。
……
南山國國王跪在地上,不斷地磕頭。
“是是是……”汪英紫更加害怕了,不知道這位趙王將會怎麼對待自己。
“我覺得,三山國應當統一,而且你做的事情很對很對,就像是父皇一樣,承天應命,靖難成帝!”朱高燧嗬嗬一笑,將其拉了起來,拍著對方身上的塵土道:“你覺得呢?”
汪英紫高興地險些跳起來,強行壓製都壓製不住的笑容都快溢出來了,他連連點頭道:“上國國君竟與我一樣,臣願奉命統一三山!”
“對嘛。”
朱高燧笑容滿麵地道:“現在我借給你八百甲兵,快些去統一三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