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無言的王通(2 / 2)

朱棣微微頷首,算是對王通跪禮的回應。

在這年頭,上朝以及普通事情是不用跪拜的,不過要是有人喜歡跪,那皇帝一般也不會太介意,隻不過要還禮罷了,比如頷首,頓足之類的。

明朝風氣還算開放……起碼初期是這樣的,按照朱元璋的規定,除了祭祀之類的大事之外,都是不用跪的,一旦人家跪了,皇帝也要跟著還禮。

看,老朱同誌多聰明。

他老人家一來吸收了一部分蒙元跪禮,確定了君臣有別,又有了一個還禮存在,恢複了華夏衣冠。

“盛唐有此事?”

朱棣心動了,他又不是沒看過書,當然知道盛唐時是如何的,基本上每一個國家的王子諸孫都要前來華夏就學。

這太爽了,讓人想想就覺得刺激。

“有的。”

王通表情不變,如數家珍一般地道:“僅倭國有所記載的,便有數人曾在開元年間為官,其中有一人名為阿倍仲麻呂,十九歲時入唐,後於國子監學習,於業結時成就進士,先被賜予晁衡之名後,又任其為門下省左補闕,而後一路耀升,直達公爵。”

來之前他就看過曆史資料,幾乎可以說是倒背如流,因此說出來的時候,讓朱棣都已經不僅僅是動心那麼簡單了,完全可以說是心都在顫抖。

納百國之人為官,取其中有才之人為士……

朱棣仿佛聽到了自己的心跳聲,雖然有些不爭氣,但別忘了他老人家才剛剛登基兩個多月,對於類似的東西,還是很想去追求的。

“陛下,臣有一句話想說。”

心底著急的柳滸,也不管什麼規矩不規矩了,同樣跪了下去,等到朱棣對他頷首,他連忙道:“既是王大人如此說了,隻要陛下眼下手書一封,想必會迎來無數倭國留學之人。”

“你是何人?!”

王通不幹了,怒斥之後對朱棣拱手道:“陛下,此人當誅,若是以要挾之能而取其生,何談忠誠?!”

“柳滸暫且退到一旁。”

朱棣點點頭,然後笑著看向王通道:“愛卿還有何話要說?”

完了!

我就準備了這一點,這咋辦?

他狠狠地瞪了一眼柳滸,如果眼神可以殺人,想來此時此刻的柳滸,早已兄弟落地,如同為宦了。

“沒了?”

朱棣也是愕然,心說俺這兒還等著你拍馬屁呢,你倒是直接不說了,搖搖頭,他看向了蹇義,“愛卿因何對趙王不滿,說來與朕聽聽。”

哎,這就對咯!

金純滿臉喜悅,卻又不敢表露,隻能深深埋頭下去,生怕會被看出了臉上的喜色。

“臣以為,大國不興不義之師,不伐友睦之國,不征不征之國。”大帽子丟出來的蹇義,語氣深沉地道:“然,趙王卻不尊教誨,三條盡犯,若是天下人人如此,豈不是我大明要日日發兵,月月有戰,天下百姓何來安穩之時?

因此,臣以為當盡快將趙王帶回國朝,令良師栽撫,他日才可懂得禮儀,禮法,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