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大孝子朱高燧(2 / 2)

這是要掀起腥風血雨啊……

蹇義心中發抖,但隨即便鎮定自若地道:“陛下,此事臣實在是不知,或許乃是下麵的人還沒來得及上報?”

他現在隻能是拖延了,拖延過後,便可以按照規矩一點點彙報了。

沒辦法,柳滸把這口鍋給揭開了,誰還敢繼續藏下去?

就算跟皇帝犯衝,那又怎麼了?

不管之前朱棣是假裝不知道,還是真的不知道,但他總歸是不知道的,可眼下伴隨著柳滸的話,他就算想裝都沒辦法裝了。

不然,朱棣還能代表天命嗎?

“不知道?”

朱棣冷冷地笑著,忽然砰地一聲便拍了桌子,站起來之後怒發衝冠地對蹇義道:“一句不知道,就可以遮掩過去嗎?你是俺任命的吏部侍郎,眼下吏部尚書之位空缺,朕本以為你可以督察百官,監督天下,可你看看自己做了什麼?!

嗯?!

災情都可以隱瞞,你們還有什麼不敢瞞著的?”

“臣身為吏部侍郎,竟不知道此事,該死!”

蹇義認罪的態度很快,卻隻是給自己來了一個不知情,聰明如他,眼下也已經不再說話了。

“朕那麼信任你們,你們竟然放任山東災民遍地,以為俺屠刀不利否?!”

“朕失望了。”

“太失望了!”

“你們,好叫俺失望啊!”

……

接下來,舞台交給了朱棣一個人。

他似感慨似憤怒似悲哀地訓斥著麵前的一個又一個人,之前朱高燧的不合規矩,早就不被提及了。

奉天殿裏,盡是磕頭求饒臣。

半晌之後,他老人家罵累了,讓蹇義等人滾出去之後,朱棣看向了柳滸,語氣不善地道:“之前你說八十萬兩銀子,是怎麼回事?”

“臣…臣…”裝作發抖的柳滸,演了片刻之後,才將事情的原委說了個清楚:“是這樣的,那倭國見我大明兵鋒正盛,為求和談,拿出了八十萬兩銀子,並願意每年出三十萬兩養駐紮守衛倭國之軍……”

柳滸之所以敢揭開蓋子,是因為他沒了辦法。

但是同時,作為一個聰明人,他很清楚的知道,就算是把蓋子揭開了,也絕對不會連累到自己或者趙王。

朝廷沒錢啊……

建文朝短短四年時間,將天下賦稅搞的一塌糊塗,尤其是現如今的戶部當中,更是沒有足夠的金銀糧食。

而他,卻帶回來了八十萬兩銀子。

不敢說多,起碼暫時平定山東災情,絕對是足夠的。

更何況每年倭國都會進獻更多銀子,這難道不是一件大好事嗎?

柳滸想到這些,腦海更是無比的清晰。

於是,在他的講述之下,一個知道大明發生了災情,卻不能及時公開,下麵也還有官員瞞著自己父皇,滿目瘡痍之下,隻能偷偷摸摸給錢的大孝子朱高燧就這麼出爐了。

“高燧……”

朱棣認真地聽完,雙目有些發紅,感慨似地歎了口氣道:“父皇,險些寒了你的心啊!”

感慨完,他奇怪地看向了柳滸。

“柳滸啊……”

“臣在!”

“此事便不要告知高燧了,你,明白嗎?”

“臣明白,臣之前什麼都沒說,什麼也沒聽到,便隻是看到了陛下愛護趙王之心。”

“嗯,你去吧。”

“臣告退。”

他離開之後,奉天殿裏,隻剩下了太監,唯一長著那玩意兒的人,臉色不斷地變幻。

“俺,是不是看錯了高燧?”

朱棣皺著眉頭,突然說了這麼一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