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張信來了(2 / 2)

張信心中一片了悟地想道:“也就是說,我做我的事,趙王做趙王的事,互相之間不打擾就足夠了。

另外,倭國形勢複雜,有些事情我還需要詢問趙王的意見……”

這就是他的明悟。

朱棣也在聖旨裏對他有了一定的提點,似乎生怕他看不明白一樣,故意加了一句不要給趙王好臉色,讓他好好想想。

伴君如伴虎啊,哪怕是兒子,也都是如此,更何況是我?

張信上船時的心情異常沉重,麵對幾乎已經全麵投靠了趙王的柳滸,自然就不會給什麼好臉色了。

“這下,是真的要完了,難道王爺的布局,就這麼被攪和了嗎?”柳滸一陣牙疼,隻覺得心都在滴血。

中午時分,船隻開動,海浪自動分開兩邊,令船隊仿佛開辟了一條海上通道。

碧波蕩漾,無盡陽光灑落海麵,被深幽的藍色大海所盡數吸收,隻有少數星星點點,可以透過海浪照耀在人的心上。

朝著倭國進發之時,柳滸數次湊到張信麵前想要了解了解他的脾氣,但是每一次都獲得了閉門羹的待遇。

這讓他心中更是惴惴不安了起來。

十幾天之後,當船隻臨近種子島,柳滸借口要去找個倭國女人發泄,轉身便乘了一艘船朝著平安京而去。

……

“是嗎?那倒是有點意思,這說明父皇對我還是很關照的。”

朱高燧麵對柳滸的話,倒是沒有半點的緊張,反而輕鬆十足地拍著後者肩膀道:“不要那麼著急,就算有什麼事,也得等本王見到了隆平侯再說。”

“是,王爺。”

柳滸心想,你都不是那麼著急,我還著急個錘子?

於是,他安心了。

朱高燧表麵上輕鬆,內心裏則是在思索,自己這位父皇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要說不開心吧,直接就派遣了張信過來,這位隆平侯可是負有監督各藩王的重任,他都被派遣了過來,說明對於倭國無比的看重。

要說開心吧,張信眼下這麼重要的一個角色被朱棣派遣了過來,很顯然是有監督他的意思在其中。

“伴君如伴虎,父子也如此,當真是……”朱高燧本來想感慨幾聲的,想到朱棣是他爹,他便不敢開口了。

繼續釣魚,繼續吃。

輕鬆十足的朱高燧,繼續在船上釣魚,滿麵春風的他,柳滸看不出絲毫緊張。

值得一提的是,這段時間裏,朱高燧都沒有下過船。

他還真怕倭國某些人會走了極端,因此連方序那邊也都沒有動過,依舊讓對方把守要道。

這麼做的原因在於,他可以在遇到任何危機的情況下,第一時間撤離倭國本島。

之後,就不會那麼麻煩了。

一日後,張信的船隊緩緩而來。

他們戰艦很少,大多都隻是普通船隻,因此速度自然不會太快。

說起來,張信等人之所以沒有戰船,還是因為他朱高燧。

他把戰艦大部分都開跑了,大明的船隊就那麼多,就算張信有任務在身,也無法直接製作出更多啊。

“隆平侯見過趙王!”

張信來了後,按照規矩見過了朱高燧,並且請示道:“趙王覺得,現如今是直接駐軍,還是等他們再收拾一段時間,給我們騰出地方之後再……?”

“地方已經有了,待會兒讓柳同知帶著他們去就可以了,倒是張叔您……”

頓了頓,朱高燧笑著對張信道:“您救過高燧的父皇,高燧便是您的子侄,張叔遠來,侄兒自當接風。”(注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