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村是一個偏僻的山村,進村隻有一條窄窄的馬路,離它最近的村子走路都得半個小時。村子地處盆地,四麵環山,倒是山清水秀。
也許正是因為它隱蔽,所以民國時期才在這裏蓋了一棟學堂,避免戰火打擾。
學堂一共兩層,都是木頭打造的,可是堅固的很,一直到前幾年,村裏的王老爺子還住在第二層的最左邊那兩間房。這學堂上有十間教室,下有十間,中間是一個木製的雙樓梯,可以想象以前有許多學生在這裏上學。
建國後村小學還沒建起來的時候,村裏的孩子還在那上過幾年學呢。王老爺子是個跛腳,在村裏沒有親人,一個人就住在那學堂上麵,從來也不和人答話寒暄,挺孤僻的。
王家村大部分人都姓王,前幾年政府扶貧把山上姓高的人家都搬下來了,夷平了進村不遠的一處低矮山坡,建起了一排排整齊的房子。兩個姓的人一個住在村裏,一個住在村口,離得有些距離。
高小明今年八歲,特別調皮,原來在山上住的時候就爬樹掏鳥窩,遇到蛇還敢抓蛇。這下搬到山下了,更是不夠他玩的,一到周末就跑到王家姓那邊找他同學玩。
這不今天大家在小河裏玩累了,太陽又大,有個小孩提議,
“要不我們去那個舊學堂去玩捉迷藏吧,那裏可涼快了!“
高小明還沒去過呢,隻是偶爾感冒了隨媽媽到這邊赤腳醫生拿藥才經過幾次,都沒有機會進去。一聽說要去那裏,高小明連忙讚成,
“好啊好啊,反正也不遠,去那裏還能做做,哈哈哈!”
大家這麼一吵吵,也就沒人有意見了,都同意去這個舊學堂。不多會兒,一群七八歲的孩子就到了。
還沒等進去,剛站到學堂樓下,就有一陣陣的涼風吹來,瞬間把大家身上的暑氣吹散了,舒服多了。高小明就更喜歡這裏了,站了一兩分鍾休息夠了,看到學堂裏的教室大多開著門,他就想去探探險。
想著便邁開了腿,一間一間地掃過去。
畢竟已經許多年沒有人在裏麵活動了,所以大多結了厚厚的蜘蛛網,一樓的教室地板沒有粉刷,還是泥地,上麵是一層厚厚的白灰。桌椅早已經搬走了。隻有前後兩塊大黑板才能看出這裏曾經是一間間的教室。倒也沒什麼異常,不過也沒什麼有趣的發現。
高小明覺得有點沒意思,就從教室另一個門出來,剛抬頭,就迎上了二樓跛腳老頭的陰沉的眼神,把高小明嚇了一跳。老頭的臉從二樓最左側那間房的木窗戶裏露出來,直直地盯著高小明,眼神嚴厲又憤怒,好像警告一般。
高小明打了一個冷戰,隻當這老頭是欺負他外姓人,不喜歡他上這來玩。轉頭就忘了,大家一起提議上樓玩捉迷藏,就一起上去了。
第一遍就輪到高小明當瞎子,蒙眼的布用的是一個大孩子的紅領巾,戴上模模糊糊透著些光。高小明一邊數著數,一邊耳朵聽著大家的腳步聲都往哪去了。終於數到了20,高小明開始找了。
聽聲音都往二樓的右邊跑了。
“好!那就挨個教室挨個教室找!”,高小明心裏想。
他伸著兩手,摸進教室,聽著教室裏的聲音,除了自己呼吸和腳步聲,好像並沒有其它的聲音,他摸了一會兒,感覺第一間教室確實沒有人,就摸著出去了,摸進第二間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