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 堂姑母(1 / 3)

玉屏堂姑母的身世和她差不多,賀姑母尚在繈褓時父母雙亡,祖父祖母辛苦拉扯大,但在她十歲的時候也因病相繼去世。

賀姑母祖父和賀庭真是親兄弟,賀庭真夫婦二人憐惜她身世可憐便將她帶回府裏扶養,直至出嫁歸寧回的都是玉屏家。

所以賀夫子才會第一時間想到她。

賀姑母閨名雨婷,十歲以後被賀夫子從嶽州接到京城生活,十八歲在賀夫子的做主下嫁洛陽楊氏大公子,後夫婿金榜題名,隨夫外任又回到了嶽州,一待就是二十多年,從知縣夫人做到了知州夫人,膝下一子一女,又早已成親生子,如今的家中裏裏外外都是賢惠的兒媳操持,賀姑母每日不是養花種草就是含飴弄孫!

知道賀夫子要回嶽州後忙讓人將賀家老宅裏裏外外修葺了一遍,就等賀夫子和玉屏回來,沒成想護送賀夫子回來的花家少爺倒是選了一個更為合適的地方。賀夫子和玉屏回來以後賀姑母也時不時去探望他們,但不留夜,畢竟路不遠,每天來都行,但沒想到叔父會寫信讓她回家住一段時間,姑母何等聰明,馬上就想到了已故堂哥的獨生女。

玉屏今年也有十八了,她在玉屏這個年紀的時候已經有淮哥了,無父無母的姑娘婚姻自然是比尋常女子艱難些。

畢竟家大業大的人家娶媳婦首先看家風,賀家的家風自然是好的,賀庭真桃李滿天下,就是現在的知州大人,賀雨婷的夫婿曾經也是他的學生,但男子總歸是男子,不好插手內宅的事情,如果玉屏是男的,自是不愁婚娶的,爺爺是兩朝元老,更曾任帝師,人人都給三分薄麵和尊敬,公公婆婆早亡,一嫁進來就是當家主母,沒有婆婆每天立規矩,在兒子房裏攪和著,自然是打著燈籠也難找的親事。

可惜玉屏是女子,媳婦可以不需要婆婆在旁邊指手畫腳,但女兒需要有人教她治家管理,三從四德,因為這些是為女性樹立的道德標準,也是男性選擇妻子的標準,從出現到他們這個時代都一直保持著,從來沒有誰能打破。

賀姑母覺得老太太把玉屏教的很好,能獨自操持一個家,但她知道不行,也要讓別人知道才行。

一行人回到了賀府,玉屏帶著霞兒來到了自己院子吩咐下人準備一下,今晚她和霞兒住在一起,花盛汸三兄弟則住在外院的廂房裏。

第二天賀姑母來了,她先是在外院和叔父請安,意料之中的賀夫子將她留了一會。

賀雨婷是賀夫子看著長大的,對她也就沒什麼保留,將自己憂心玉屏婚配的事情告訴了她。

“叔父切莫憂心,常言道一家有女百家求,玉屏又是模樣性格一等一的,一定會覓得如意郎君的。”賀姑母見兩鬢皓白的叔父愁眉不展,心中不禁有些傷感,這幾十年賀家都是由麵前這位古稀之年的老人撐起來的,如今本該含飴弄孫的年紀卻還在憂心孫女的終身大事,老天終究沒有厚待這位學貫古今的老人。

賀夫子歎了口氣,說:“這些年家裏裏裏裏外外都是她在操持,我能做的大概就是看著她風風光光的嫁出去,這樣對得起她奶奶和她爹娘。雨婷,這事叔父還需要你的幫忙。”

賀姑母趕緊說到:“這有什麼的,我那有好幾個嶽州城裏適齡公子的畫像,都是我精挑細選的,家中婆母仁和,公子又上進,不是中了秀才就是中了舉子,沒一個是白身,模樣性情更是沒得說,我明兒就拿過來讓玉屏選,挑中哪個我再安排一下讓他們相互了解一下,如果雙方有意,咱們今年就能把婚事辦了,過兩年玉屏再給你生一個大胖曾孫。”

賀夫子聽了賀姑母的話沉吟一會,才說:“府裏的客人除了花家的幾個少爺,還有嶽家的千金,她也是我的學生,和玉屏的關係甚好,你回後院的時候應該能看到她和玉屏在一起。”

“放心吧叔父,我知道該怎麼做。”賀姑母知道叔父不想讓太多人知道這件事,她也知道沒板上釘釘的事情還是先別聲張,鬧得滿城風雨就不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