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元兵清早起來主動與陳廣秋協商,他想解決這件事。誰知陳廣秋卻是個不好話的主,毫無協商的餘地,還惡口傷人兩人就吵起來了......朱長庚聽了陳元兵的簡單介紹後,知道事情並沒有電話上的那樣嚴重。心裏便有底了。朱長庚把陳廣秋和陳元兵叫到一起,對他兩講了一通法律法規,和有關國家的政策。然後問他們自己怎麼處理?兩人都一樣的話:“領導,您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聽您的。”朱長庚:“給你們兩條,你們自己選。第一條,叫執法隊來,封礦,兩家都別采了。第二條,你們各自都讓一步,規規矩矩隻采自己劃定的範圍。”當然,兩人都表示選第二條。最後朱長庚連訓帶罵地給他們講了一通大道理,這次糾紛也就處理完了。朱長庚的心情也舒暢起來。車下了牛頭山,出了石榴灣,進入了蘭塘鄉地界,這裏是朱長庚相當熟悉的地方。也是他邁入仕途的搖籃。他懷念這個地方,每次路過這裏他都要坐在車的前麵,然後要牟鍾民把車開慢些,貪婪地看看這裏的山山水水。
“牟,開慢點。”朱長庚聲。
牟鍾民笑了一下:“朱書記,您一直還記掛著這個地方啊。”
“是啊,我在這裏擔任公社領導的時候,是一九七六年,我剛好三十一歲。那時候我還年輕,幾乎跑遍了這裏的每一個地方。你看,前麵那個水庫就是我在這裏修的。”
牟鍾民往左前方看了一眼,山坳中確實有一個水庫,雖然不是很大,但水庫裏的水很清亮,在太陽的照射下呈現一片藍色。
“水庫的水好清亮。”牟鍾民。
“我在這裏蹲過點,那時候這裏很窮全靠吃飯。半個月不下雨就是旱災,連下三雨又會成水災。我帶領他們修了這個水庫,從此後靠吃飯的狀況也得到了改善。”
車順著鄉村公路前行,兩邊是低矮的瓦房,塊塊的農田裏莊稼已經半熟,金黃色的稻穗一直延伸到遠處的山腳。空中飄著幾朵白雲,一行白鷺朝著遠處的山頂飛去。朱長庚望上窗外覺得這裏的一切是那麼的親切和熟悉。
朱長庚似乎是在回憶:“我在這裏短短一年,生產隊的糧食從每人平均不足三百斤增加到了四百五十斤,使這裏的農民吃飽了飯。”
牟鍾民一邊平穩地開著車,一邊“嗯,嗯”應著聲。這時候前麵走著一位老人,老人挑著兩藍子秋苞穀。腿有些不方便,走路一瘸一瘸的。朱長庚盯著老人多看了幾眼,當車駛近並超過老饒時候。朱長庚好象想起了什麼,突然道:“停一下。”車停穩後,朱長庚下了車,往回走了幾步迎上老人問道:“請問您是不是陳家莊的。”
“是。”老人驚訝而又不解地望著朱長庚。
“您是不是叫陳來順?”
“是呀。”老人把苞穀放在路邊,看著朱長庚,一臉的疑惑。
“我是朱長庚啊,我應該叫您表哥呢,時候您叫我庚兒,您帶我去河裏抓魚還記得不?”
老人一下子記起來了,激動得手有些發抖,“記得,記得,隻是時間久了認不得了,庚兒,唉,唉,您看我這嘴,您是大幹部啊,我也不知道怎麼稱呼您,您不要見怪噢。您這是從哪裏來。”因為激動,老人話有些語無倫次。
“從石榴灣來,”朱長庚,“您就叫我庚兒最好,聽著親牽您這是去哪裏啊。”
“去芙蓉鎮,我閨女在那裏。”
“哦,還有很遠啊,我送您去,老人家快上車吧。”
“那要不得,我這一身髒兮兮的一身的汗臭。你們先走吧,我慢慢走沒事的。”
“牟,”朱長庚朝牟鍾民喊了聲:“幫老人把這些玉米放在後備箱裏吧,我們拐個彎送老人去芙蓉鎮。”
牟鍾民下了車,剛用手提起兩藍玉米,突然“汪汪”兩聲狗叫聲嚇了他一跳。一看路邊草叢中伏著隻黃狗凶狠地瞪著他。陳來順老人嚴厲地喝了聲:“黃毛,別嚇著人。你不能坐車,趕快回去吧。”
牟鍾民笑著:“您老人家還帶著隻狗呀,我沒注意呢。”
“是啊,養了十年了,我去哪裏它都跟著。打也打不走。”
牟鍾民把苞穀放進車後備箱然後又扶著老人坐進車的後排座位。陳來順老人又感激又激動,眼裏有了淚花。喃喃道:“您真好,還沒忘記我們,您父母做了好事,積了陰德,生了個光宗耀祖的好兒子。”
“老人家,別這樣,能為老百姓做點事,這是應該的。”朱長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