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珊珊的同學潘西安(2 / 2)

楊書楠接了:“找一個發廊妹不就解決了,我就不信你會這麼老實。”坐在旁邊的李亞菲拍了楊書楠一下,憋著沒笑。潘西安並沒有不悅:“我呀,守身如玉,守身如玉,不信你可以試試。”

楊書楠“呸”了聲,笑著用筷子在他的手上敲了下:“你還敢沾師姐的便宜。”

大家終於忍不住哈哈哈大笑起來,李亞菲和珊珊更是笑得彎腰捧腹。

“潘西安,瞧你這張嘴,今沒人管你是吧?”珊珊問:“你真的還沒結婚?”

“千真萬確,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

潘西安的話,使得在坐的有幾分意外,都看著他。

珊珊:“真的嗎?潘西安你不要騙我們哦。”

“師姐,這樣的事那敢亂,在學校裏的時候我追李亞菲,可人家看不上我,追了三年愣是沒追上。畢業了,分在那山溝溝裏,這個事也就放一邊了。”

楊書楠問:“亞菲,有這回事?”

李亞菲卻不回答,伏在桌子上咯咯咯地笑。

楊書楠:“潘西安,以你的條件找老婆還不是很容易的事啊,我認識的美女好多呢,要師姐給你當紅娘麼。其實啊,你們那一屆能幹到銀行信貸科長的位子,還沒有幾個呢。何苦來著,裝著一付苦大仇深的樣子,怕我們找你貸款啊!”

“豈敢,豈敢,幾位師姐用得著我,我一定效勞。師姐我先敬你一杯,謝謝你的關心。”潘西安站起又幹了一杯。

當潘西安回到農行的宿舍時,躺在床上想起在鄉政府工作的那些日子,心裏象打碎了一個五味瓶,酸甜苦辣從心底泛起。

其實潘西安在酒席上以戲謔的口氣,與商校同學麵前的那些事,有真有假,並非完全是編的,他確實在鄉鎮企業幹過。改革開放的初期,物質相對匱乏,共需矛盾突出,全國的鄉鎮企業遍地開花,曾經紅火了一段時間。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厲害,發達地區的鄉鎮企業向集團化、股份製企業發展。在稼米縣這樣偏僻的鄉鎮,這種集體性質的鄉鎮企業在競爭中毫無優勢,優勝劣汰的自然法則是必然的趨勢。除了幾家礦山資源型企業改為股份製企業外。其他的也就停辦了。

他在鄉政府連辦公室都沒有,隻有一間單人宿舍,鄉鎮領導也沒有安排他具體工作,坐了半個月的冷板凳,這個時候是他人生最迷茫的日子。後來領導似乎發現了他,安排一些臨時性的工作讓他做。也就是哪裏需要往那裏派。有一次鄉領導去下鄉檢查計劃生育工作也把他帶去了,發現潘西安很會話,很會喝酒。人也靈活,對領導的意圖心領神會。從此後,領導外出總喜歡帶著他。

到喝酒,不得不潘家村。在那個方圓二十多裏路的範圍內,潘姓是家獨村,聽是明朝的時候從北方搬來的。這個村的人有兩大特點,一是性格豪放隨性,喜開玩笑;一是全村的男人都很能喝酒,且酒量特別大。本村沿襲著一種古老的習俗,村裏的堂侄兄弟,平時互相串門,一進屋坐下,一杯滿滿的水酒就擺在你麵前,他們把酒當茶喝。外村的客人去了,也會先問句:喝杯酒?你不喝酒,主人才倒茶待客。這個村的孩從就喝酒,你去潘家村有時會看到半大的孩子手裏拿著裝飲料的塑料瓶,裏麵裝的不是水,往往是酒。潘西安喝酒的海量就是這樣練出來的。

跟在領導身邊,伺候領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時候領導罵你,不一定是你的不是,不過是領導發發威、舒舒氣而已。這時候你還得擠出一副笑臉,你若皺眉撇嘴露出點不耐煩的神色,領導也就記住了,那分憋屈,其中的酸甜苦辣隻有自己知道。

機會終於來了,縣領導陪同市裏的組織部長遊河清去他們鄉考察,鄉領導帶了潘西安接待,市縣兩級領導對潘西安印象特別好。那一年潘西安被提拔為副鄉長。第二年調縣農業銀行當信貸股股長,直到上星期又調到了市農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