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溫馨的初夏之晨(1 / 2)

《草原有座蒙古包》來源:

時光回溯到五年前的初夏時節。

夏是草原最美的季節,也是牧民最喜愛的季節。春羔兒早就接完了,一個個生靈活蹦亂跳的。跨年度的牧業豐收就近在眼前,每一戶牧民都盤算著一年來的收成。

牧民和農民的收獲季節不同,農民的豐收在秋,牧民的豐收在夏。這也是草原“那達慕”大都是在夏季舉辦的重要原因,不僅僅因為夏季水草豐美、景色宜人,更是因為一年一度的牧業豐收就是在夏季降臨草原的。

每到那達慕,孔雀屏草原的牧民比過年還要興奮。紛紛扶老攜幼、騎馬駕車,幾乎是全家出動奔赴草原,共赴屬於牧民自己的一年一度的盛會,一起分享豐收的喜悅和草原的美麗。

現在的季節是剛剛邁進夏的門檻兒,離那達慕召開還有一段時日。馬托婭卻早在心底盤算好了,今年的那達慕全家都要去,還要帶上自家出產的奶製品、自己繡的“王府刺繡”作品,賣些錢積攢起來,好給阿吉奈買輛摩托車。

“給阿吉奈買輛摩托車”的心願是托婭在與阿吉奈結婚時就有的。當時兩家條件都不太好,托婭也沒像別的姑娘那樣大要彩禮和嫁妝。如果當初她堅持,老公公白朝魯哪怕是借錢也會給買上摩停退一萬步,就算婆家不能滿足這個要求,爸爸馬額爾德木圖砸鍋賣鐵也會圓了女兒的夢。可當時,托婭對摩托車的事隻字未提,甚至和阿吉奈也沒。她隻在心裏暗暗鼓勁兒,等攢夠了錢一定買上一輛!居家過日子處處都是花錢的地兒,要提攢錢也是夠難的。

長話短。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兒,兒子阿斯根已經五歲了,大眼睛、長睫毛,虎頭虎腦的。“阿斯根”漢語翻譯過來是“正直”的意思。一條剛滿一歲的黃狗,成了孩子最好的玩伴。黃狗也長的壯壯實實的,非常聽話,主人給它起名槳西日”,蒙古語裏就是“黃色”的意思。

…………

這年初夏時節的一個清晨,馬托婭和白阿吉奈起得比往常要早很多,還黑黑的就忙活開了。

阿吉奈要回牧點了,雖然影鄰居”呼和魯幫忙照看,但自己一甩手就是好幾,放心是放心,但還是有些不好意思。

這一次托婭也跟著去住上幾,幫著把牧點的“家”徹底收拾收拾。兒子阿斯根在頭一就聽出些眉目,吵著非要跟去,被托婭“一票否決”。牧點離家有一百多裏路程,條件挺苦的,托婭不想帶孩子去,就悄悄準備,打算起大早偷偷溜走。

月亮已經西沉,東方的空有些微亮,遠山近樹的輪廓逐漸清晰起來。

一隻報曉的公雞孤傲地叫了幾聲,因為沒有其它公雞的應和也就沒了興趣,雞鳴也就歇息了。邊有幾片薄薄的雲,慢慢變得亮了起來,有的像飛舞的大鳥,有的像奔跑的狗,有的像遊動的鯉魚,有的什麼都不像,就靜靜地漂浮在那裏充數。

因為太早,麻雀們還沒有出窩兒,鳴蟲們可能睡得太晚正在補回籠覺。所以,薩仁台這個村莊顯得很靜很靜。

阿吉奈這個精瘦的蒙古族漢子,每一塊肌肉裏都藏著使不完的勁兒,起多大的早、幹多累的活、吃多大的苦,從不抱怨。他給一紅一白兩匹馬添了捆青草,就去檢查家裏的膠輪車。大黃狗“西日”一直跟在他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