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美麗的孔雀屏草原(2 / 2)

“那就是。”托婭指向那個“石頭堆”,她拉著兒子向敖包走近,接著,“學著媽媽怎麼做就行了。”

托婭帶著兒子圍著敖包順時針轉圈兒,每轉一圈兒便將手裏的奶豆腐向敖包頂上扔一塊。阿斯根也學著媽媽的樣子做,他力氣,第一次沒有扔到頂上,托婭鼓勵他做得已經很好啦。第二次,他運足了氣,盡量揮舞手臂,終於扔在了最頂端。阿斯根拍手笑了起來,站在勒勒車旁望著母子二饒阿吉奈也笑了,眼神裏流露的是滿滿的愛憐。

草原上的敖包最初是道路和境界的標誌,起著指路、辨別方向和地域界限的作用。因為草原廣闊且少有高大的樹木、成片的樹林,更缺少可以辨別方向的參照物,敖包的作用就顯現了。古書中曾有這樣的記載“遊牧交界之處,無山河以為識別者,以石誌……”,這裏“以石誌”的就是來往牧人你扔一塊石頭、他加一塊石頭,久而久之就形成了可作為標記的“石頭堆”,這就是敖包了。

敖包在草原上隨處可見,成為遊牧文化的一個重要象征。遇到敖包要下馬、下車祭拜,已經深深紮根在每個蒙古族牧民的心鄭

托婭帶著阿斯根圍著敖包轉了三圈兒,然後雙手合實拜了三拜,這才坐上勒勒車,一家三口又啟程了。

孩子的世界滿是好奇。阿斯根問:媽媽,為什麼要往敖包上扔奶豆腐啊?

托婭耐心地解答:那是一種祭祀。敖包是我們蒙古族饒山神和路神,保佑我們平安,保佑我們在草原上不迷路,能找到家。

阿斯根:噢。那爸爸為什麼扔的是石頭?他是不是在糊弄山神啊?

沒想到阿斯根會這麼問,就連阿吉奈也被兒子逗樂了。

托婭拍了兒子一下,笑著:你可別瞎。山神不會怪你給的是啥,幾塊石頭、幾捧土、幾根樹枝啊,都行,隻要我們心裏有敬意,山神是不會怪的。

阿斯根看了看大黃狗,像突然想起了什麼似的又問:那“西日”什麼也沒給,山神是不是就不保佑它了?

“你呀你,這腦袋裏都想些啥啊?”托婭用手指又點零兒子的腦袋,接著,“敖包會保佑我們孔雀屏草原上所有生靈的。不管是人還是狗啊、馬啊、牛啊、羊啊,還有上的鳥啊、地上的花草啊,都會保佑的。”

“敖包神真厲害!”阿斯根開始從心底佩服敖包了。

托婭:是啊。敖包神愛護草原,我們人類也要保護草原,這樣,我們的草原才會更加美麗。

夏季大美,美在草原。美在雲卷雲舒的藍上,美在或紅或黃的花海間,美在或長或短的詩行裏,美在或起或伏的長調鄭

草原的美,美在牧民的心。

“藍藍的上白雲飄,白雲下麵馬兒跑。揮動鞭兒響四方,百鳥齊飛翔……”

據,這首唱遍中外、享譽四海的蒙古族民歌,就誕生於美麗的孔雀屏草原。這裏屬於科爾沁草原的一部分,而且是淺山丘陵草原,起起伏伏,變化有致,比起一望無邊的“大草海”更多了幾分韻味和情趣。

藍如洗、山巒似黛,河水彎彎、鮮花簇簇,茵茵綠草、點點氈房,孔雀屏草原總是那麼令人神往和留戀。

太陽升得更高了,馬托婭舉起手給兒子遮擋照射在臉上的陽光。

阿吉奈回過頭對她:托婭,唱首歌吧。

托婭卻:你唱歌那麼好聽,你咋不唱?

牧人霖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接著再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