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爾德木圖拄著拐杖,一步一步地向院外走去。活動活動不太靈便的雙腿,去院門口坐一坐曬曬太陽,是他每的一項重要活動,快成了“必修課”了。
老人剛在一塊大石頭上坐下來,鄰居沈福推著摩托車走出自家院門,看到了額爾德木圖坐在那兒,就推著車過來話:馬叔,曬太陽啊?
額爾德木圖:是啊,也是透透氣兒。你這是要去牧點啊?
沈福:是的。去看看,破爛活兒都連上手兒了。
“自己去啊?董靜呢?”
“她也去,和孩子在後邊兒呢。”
兩人正著話,董靜領著兩個孩子出來了。倆孩子跑過來喊了一聲“爺爺”,額爾德木圖高胸答應著,兩個家夥就往摩托車上爬。董靜一邊鎖院門一邊和老人:馬叔,不往街上走走啊?
額爾德木圖笑著答:不敢走遠,這腿不中用啦。
董靜:人老都這樣,我家我爸也是,走多了腿就疼,正常,別往心裏去。可能也是缺鈣,吃點兒鈣片什麼的就好了。
“我也吃呢,是托婭給買的。”額爾德木圖笑了,沒再什麼。
弟弟嶺坐在摩托車的最前邊兒,哥哥山坐在後邊兒,沈福騎中間,自然把兄弟倆分開了。董靜見三人都坐好了才上車,坐在了最後。一家四口一輛摩托車,座位有序。
額爾德木圖:沈福啊,你這摩托車可買值了。但也得注意安全啊。
沈福笑著:沒事兒,我騎得慢,牧點也近,路還算好走。馬叔,我們走啦。
沈福發動摩托車,按了聲喇叭,開走了。
額爾德木圖望著這一家四口遠去的方向,自言自語:怪不得托婭要張羅著給阿吉奈買摩托車呢,這“屁驢子”就是好啊。
娜仁圖雅端著一個簸箕出來了,裏麵裝的是飯豆。她把簸箕往老伴兒跟前兒一放,:你閑著也是閑著,挑挑豆子吧,把石子兒和癟豆子都挑出來。
額爾德木圖:看我閑著你就難受吧?
娜仁圖雅又問:你啥?
“啥啥啥,‘傻’你不往‘尖’長。唉,你這耳朵算廢了。”額爾德木圖嘟囔了半,又大聲,“你給我搬個凳子,把這簸箕放上麵。要不我撅著挑,窩氣!”
娜仁圖雅聽明白了,:幹點活兒事兒不少,我這就去拿。我一會兒再把沙發給你扛過來!
娜仁圖雅往院裏走了,額爾德木圖被她搶白得直立立眼睛。
老兩口就這樣,互相抬杠也成了生活中的一部分。這就是一種樂兒吧。
…………
沈福騎著摩托車帶著一家人往牧點奔去,“突突”的馬達聲在草原上傳得很遠。為了安全考慮,沈福開得並不快,即使這樣與勒勒車相比那就是“神速”了。
快有快的便捷,慢也有慢的享受和風景。總之,快慢都在心境。
勒勒車“吱吱扭扭”的又翻上了一道較高山梁,阿吉奈停住馬,順手撿起幾塊石頭扔在一個大大的“石頭堆”上。馬托婭也拉著兒子下了車,從兜裏取出幾塊奶豆腐,遞給兒子三塊。阿斯根接過來就要往嘴裏放,托婭一把拉住,:你個饞貓兒,這個不是給你吃的。
阿斯根不解地看著媽媽,問:那幹什麼呀?
托婭:是祭敖包的。
“敖包?”阿斯根越來越不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