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七月十五早
天剛亮,趙括召眾將議兵。
趙括對馮亭說道:“馮將軍,將上黨役兵中五萬女軍給三日糧後解散,日中前離營,一日散盡,可自往長平、長子、涉縣、陵川。
另將馮治部五萬上黨步甲調入中軍,你統十萬上黨青壯勞役編為輔軍,為後軍。停止設置擂木、滾石,改民編為趙北軍製,加緊操練軍術,準備參加戰鬥。
上黨步甲及上黨男壯役兵皆以萬人一部編製,趙盡部三萬背鍋軍散入上黨役兵中,編入上黨輔軍任將、尉、千、百的參軍,上黨輔軍將校任主職執行令之權,參軍無行令權,趙盡也做你的參軍吧。
背鍋兵入伍增一,不但為參軍,亦為夥夫。”
趙括對趙盡說道:“今後數日,惡戰連連,一是以背鍋軍帶上黨步卒參戰,二是以背鍋軍為夥夫,是為趙軍留一支精銳之師。”
趙括又令趙軍步甲皆以伍設背鍋兵,背鍋兵亦參戰,進攻在後,撤退在前,平時又負責與軍需夏又冷部對接軍人夥食用度。
夏又冷部為後軍,接管軍中糧草及輜重、裝備,以騎兵十日一送各部食物或依戰事調劑後軍至各部進行補給。軍糧以熟肉幹為主、幹鍋盔為輔,伍隊中食物人皆自負荷,急時以清水佐之,閑時食用肉湯、豆湯、菜湯由背鍋軍烹食,以伍為炊。
馮亭說道:“上黨輔軍之前多為勞役,疏於訓練,攻不能戰,守險則尚可,而且也缺槍刃戈茅等武器。”
趙括說道:“我也備足五萬丈二木杆鐵尖槍,你令各部抽五萬青壯先裝備,再兩三日軍備武器即到,可裝備全部上黨輔軍,另原輔軍斧、鋤、鍁、鍬、釺不可輕棄,擠出一半供給趙北邯鄲步甲各部,攻時各部必須攜帶以備築壘起寨,凡軍中兵卒,戰時人人為戰士,平時人人為勞役。夏又冷部雖為後軍,亦有輪戰任務。”
馮亭說道:“趙將軍,軍糧尚餘十五日了,糧草何時能到?”
趙括站在韓王山上,看著遠在丹河中遊兩岸綿延的秦軍營寨,說道:“兩三日內吧!你準備分糧。”
馮亭說道:“秦軍在丹河中遊東岸紮了兩大營,又有數十小營據點,對韓王山、大糧山是三五日一小攻,二三十日一大攻,這擂木、滾石用度較大,可停不得。”
趙括說道:“不用守了,我奉王令,向秦軍進攻!”
馮亭說道:“何時開始攻擊!”
趙括說道:“兩三日吧!趙倉,你組織萬餘人,於三日後先找一個秦軍小營攻一下,試試秦軍步甲的反應和戰力。
上黨輔軍中本地人多,令斥候去找人多問問,也找鄉老村民問問。”
馮亭抽青壯組建五萬長槍兵,令馮山統領,上黨輔軍改製,多退少補,又是鄉鄰,仍以縣、邑、亭長為將尉校營,半日就編完。
舊時軍製,“三民餉一兵”。悉改軍製,全軍皆戰,又以趙北軍製,作戰單元統一,人數統一,部尉校營,便於拆分組合,利於指揮。
趙括令除在險阻處據守的散兵,軍製須在天黑前整完。
農業七月十五日中
趙括帶一千趙軍胡騎,扛起大纛旗,一千人一千麵旌旗,在趙軍丹河東的防區耍大牌,鮮衣怒甲、亂鳴角號、八麵威風,在秦軍弩箭射程外橫了好幾趟,並讓趙軍胡騎呐喊狂言,齊聲大叫'首戰即為決戰,一戰擒殺白起',引得秦軍伸頭趴鹿角圍觀,十分熱鬧,又虛放箭矢,嚇唬秦軍,結果箭虛虛疏疏不到百枝,且都落不入營寨,倒是靠的近秦營的趙軍胡騎被秦弩擊中數匹,人仰馬翻,狼狽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