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將領一聽,瞬間議論開了,怪不得上黨民戶往趙國跑,不願降秦。
趙有說道:″山東諸國公族馭民,皆與民相生,唯秦之公族馭民,是與民相逼,賦稅之重,使秦民戶若不得軍功,就是豐年也得挨餓,秦民之見戰也,如餓狼之見肉,秦之役民亦如趙之步甲,能列陣,能攻善守。”
趙全說道:“楚民戶奴隸[戰國時楚是奴隸製國家]生活也強於秦民戶,但論國庫盈裕,天下府庫三分秦國有其一。”
夏不敗說道:“北胡擄掠南人為奴,皆恐逃歸,唯擄掠秦人,最是心安。草原牛羊皆可隨意哞咩發聲,而秦人若不是家人就極少交談,話稍有怨或誤言即互訐報官,削鼻、砍手、刺麵、剜目、削足,秦人猶不及牲口自在。”
眾將一堂哄笑,又在議論。
趙括不得不以劍柄擊案讓眾將停止爭論,說道:“一群讓人向死的殺人狂徒,你們有什麼資格去討論民生?疲民才五術,就是百術、千術、萬術和你們有關係麼?你們是民麼?你們都是貴族,民戶連扁擔倒下是個啥都不知道,還不是讓貴族瞎忽悠。別扯遠了,論兵。”
夏不敗說道:“長平一點都不平,東、西、北三麵環山,狀如兩簸箕陷地,整個地勢西北高,東南低,秦軍如果來太多了,占小東倉河下遊占平闊地紮營,胡騎容易被圍。”
趙至說道:“永祿河、小東倉河、大東倉河都是騎兵絕地,必須下牛山後河西一帶。”
馮亭說道:“河西無險可守,步甲怎麼辦?”
趙括說道:“秦兵多,趙兵少,丹河為界,秦軍壁壘和韓王山之間的三角地帶,永祿河、南大河水源充足,戶村也多,最適合步甲防守反擊,也是兵家謂之絕地。大、小東倉河是夾於三山間狹窄槽地,狀如口袋,兵家謂之死地。不可久據。丹河西秦壁在正對小東倉河下遊,長穀口設下匚形陷地,是誘趙軍攻壁,圍殲趙軍。”
馮亭說道:“河東戰了兩陣還不是一樣打得秦軍落花流水。”
趙括說道:“倉促間秦軍未反應過來,又因輕視趙軍才致敗,趙軍胡騎是跑跑打打,若是破壘硬頂,惡戰硬拚,不消幾陣即損耗殆盡,上次河西解困,三萬胡騎闖秦陣一波,折損五千餘人,僅剩空騎還多有箭傷。”
趙括與眾將論了半天,馮亭就是不願西進,隻得改日再議。
農業七月十六日
趙軍斥候報故關、長平關皆陷於秦軍,眾將皆心驚,唯有趙括心裏樂了,這次可不能跑了白起。
趙倉率一萬趙軍步射,趙至五千趙軍胡騎,趙有、李全率兩萬邯鄲步甲,回師猛攻故關,並令在羊頭山、東嶺山各置一千趙軍步射助攻故關,並於天黑後在羊頭山向北至羊頭山、東嶺山向南馬鞍嶺間沿百裏石長城縱火燒山,亂放狼煙。
秦軍在故關被趙軍攻關,秦將王由、蒙敖、贏豹率五千秦騎守故關,見趙軍勢大,急放求救狼煙。王由為立功折罪,決定挺而走險,趁夜攀峰越嶺回秦營。
趙括令小東倉河地區宵禁,夜至天明,民不出村,兵不出營,令千餘趙軍胡騎分五十個騎隊夜巡,違反者以箭射殺之。趙括又令趙至部兩萬趙軍胡騎、馮治部五萬上黨步甲、趙有部十萬邯鄲步甲、夏雲部三萬胡雜步射,趁夜從小東倉河中遊往故關東歸,至韓王山、大糧山設伏擊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