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雲青問道:“那冠幅不足外型不好的有多少株,有存在病蟲害的有多少株,有土球散了的有多少株呢?這個具體的數據有嗎?”
於聖傑邊嘩嘩地翻著手裏的記錄本邊說道:“張總,請稍等一下啊,我的記錄本上我記得是記錄了這些數據的。”
“好,不著急,你仔細把數據找出來,告訴大家,也許這個認價的事情的突破口就在這裏。”
“嗯,張總,我找到了。”
“好,於工,麻煩你給大家念一下數據。”
“行。
我來念。
冠幅不足外型不好的有5株,有存在病蟲害的有3株,有土球散了的有25株,胸徑小於15cm的有7株。”
“於工,這40株的組成情況,你從你苗木的專業角度分析一下,有理由與甲方溝通來混過去,讓甲方可以認可我們認比較合理的價格的可能性有多大?”
“好,冠幅不足外型不好的這個5株,實在是沒有理由讓人家甲方認高價,我理解就放棄對這個5株的價格的爭取,甲方說多少就多少,也懶得去爭了。”
“可以,按你的思路說起走。”
“有存在病蟲害的這3株,我有信心在一個月內讓這個病蟲害消失,恢複正常,可以去爭取正常的認價。”
“好,這個不錯,找回來了3株。”
“有土球散了的這25株,其實是甲方擔心我們的成活率問題,也有點就是要找點理由扣點錢的意思在裏麵,如果是溝通好了獲得了甲方的理解有認可,是完全可以認到正常價格的。”
“好,這個土球散了的25株也列入可以正常認價的範圍內。如果甲方擔心我們的成活率問題,我們是不是可以向甲方保證不成活不要錢呢?”
“張總,我們是完全可以這樣承諾的。”
“於工,這樣承諾是可以的。但是有一個問題如何解決,如果這個土球散了的苗因為苗沒有栽成活而對上放棄了費用的計取,那我們對下的成本還有6000元每株,這樣的話看起來總覺得怪怪的,恐怕難以獲得公司的認可。”
“沒事,這個我有經驗。
既然對上是沒有給費用的,那麼對下我們也是不給費用的,這個在我們西方建築公司是形成了不成文的傳統的,都不需要給供應商做什麼特殊的解釋。”
“好的,我知道了。
接著解釋胸徑小於15cm的那七株。”
“胸徑小於15cm的那七株,有五株是14.8cm、14.9cm,我覺得這五株完全可以按照業內的規矩爭取到正常認價的水平。有一株是14.5cm,有一株是14cm,這兩株要爭取正常的認價比較難。”
“我問下,這個14.5cm、14cm的兩株球形桂花,在我們最後竣工驗收移交的時候能夠長到胸徑15cm嗎?”
“長是肯定能夠長點的,但是我們的養護期是一年,這麼大的桂花樹了,14cm的長一年是非常難以長到15cm的,那株14.5cm的,則是必然能夠找到胸徑15cm的。”
“好,再捋一下,把情況彙總說一下,金工,你也要把數據記下來,馬上再測算一遍。”
“好的,張總。我再捋一下情況。
冠幅不足外型不好的5株隻能認低價,有存在病蟲害的3株可以認正常價,有土球散了的25株可以認正常價,胸徑小於15cm的7株中有5株可以認正常價,有1株存在爭議,有1株是肯定爭取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