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識正是任天一見過的程一菲小時候拍的照片。
梳著朝天辮,一手扶盤子,一手拿勺子,不正是標準的小吃貨形象?
選擇加入統一品牌的商戶並不多,但是要學習任天一技術的,可並不少。
80多家中,有一半選擇了加盟。
任天一的收入,頓時又多了80多萬。
任天一一下就忙了起來,中午的時間,便到各家輪流教學。
“老沐,時間縮短兩秒。”
“大陳,鹽再多加一克。”
“楚大娘,手臂抬高一點。”
……
正如在清水街一樣,任天一發現,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操作習慣。
任天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習慣改變,從而讓每個人,都能夠真正學習到自己的技術的精華。
這才是因材施教,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精華所在。
不然的話,完全是填鴨式教學,又怎麼可能帶出來好徒弟?
“一開始覺得別扭,但是稍微操作一下,覺得這樣更順手一些。”
“吃鹹吃慣了,一下還真不好改。”
“我覺得我對火候的掌握更加精準了。”
……
除了技術傳授之外,巷子裏又增加了很多的客人。
“比中興快餐店的要差一點。”
“這個糖醋裏脊比原來好吃多了。”
“這下好了,沒必要非得逮著中興快餐死磕了。”
……
客人們一個個吃得滿嘴流油,興奮異常。
“叮,撩值+25!”
“叮,撩值+50!”
……
這些撩值,正是師徒子係統帶來的好處。
雖然單個數值少,但是,勝在量多不是?
剛剛開始練習,沐青柏他們製作的菜品水平,與任天一相比,確實還有一定的差距。
但是任天一有師徒係統在,想要帶好他們有何難?
任天一教得專業,商戶們學的認真,差距在迅速地縮小。
客人們越吃越開心,畢竟與品質下降相對應的,那就是價格打到了7折。
“稍後,我們會為大家奉上相關餐館的點評。”陳卓琪可是沒有閑著,派了攝像師在全程錄像。
攝像頭下,任天一對於手藝傳授的過程,毫不隱瞞。
攝像師的心裏,不免有些惴惴不安,畢竟他們也怕泄露了技術不是?
不過任天一卻是說服了他們,美食節目可不少,可完全能夠學到精髓的,又有幾個呢?
這就像是小學生學習一樣,同樣的課程,電視學習與現場教學相比,差距那可是大了去了。
不然的話,這麼多現場的輔導班怎麼可能會一直存在?而且,價格依然堅挺?
現場教學與視頻教學的差距,大家都心知肚明,
更何況,教學的過程,也不可能一絲不漏的全都播出去,隻是選擇了出彩的部分不是?
“大家請放心,我可是會嚴格把關,”任天一對著攝像機嚴肅說道,“如果達不到我做菜的水準,絕對不會讓他們出師。”
“哎,好歹給咱們留點麵子行不?”沐青柏等人,一個個臉色有些泛紅。
畢竟,在年青人手底下學藝,麵子也有些掛不住不是?